脑性瘫痪临床分型观察及初探
肌张力,脑瘫,1脑瘫分型现状及存在问题,1痉挛型脑瘫,2不随意运动型脑瘫,3共济失调型,4混合型,2脑瘫分型新思路,160例患者分型分布,3讨论
张玮琪,徐淼,张桂琴(北京按摩医院,北京 100035)
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CP,简称脑瘫)是指婴幼儿在出生前到出生后脑发育时期非进行性所致的综合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和姿势障碍,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癫痫、视觉、听觉、言语、行为、情绪等障碍的一组综合症候群[1]。本病在发达国家发病率为1‰~4‰,我国的发病率在2‰左右[2]。临床多以出生后非进行性运动发育异常为特征,一般表现为运动发育落后和瘫痪肢体的主动运动减少、肌张力异常、姿势异常和反射异常[3]。中医古籍中没有脑性瘫痪这一病名,但对本病的临床表现早有认识,根据临床症状本病可纳入祖国医学“五迟”、“五软”、“五硬”范畴,用以描述运动发育迟缓和功能障碍,以及肌力与肌张力的异常[4]。笔者自2010年12月至2020年10月,收集脑性瘫痪患儿60例进行临床观察。下面将通过理论推演与临床数据两方面就脑瘫分型提出更有益于临床诊治的新观点。
1 脑瘫分型现状及存在问题
对于脑瘫的临床分型,临床上多采用2015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脑性瘫痪康复指南》所述内容,将脑性瘫痪依照肢体部位分型为单肢瘫、双肢瘫、三肢瘫、四肢瘫和偏瘫五型。此外,依照临床表现分型可将CP分为痉挛型四肢瘫、痉挛型偏瘫、痉挛型双瘫、不随意运动型、共济失调型和混合型,一共六型。按照肢体部位分型的方法笔者比较认可,但后一种分型方法经过笔者近十年对脑瘫患儿的疗效观察与经验总结,发现了诸多影响临床诊治的问题,下面就CP按临床表现的分型阐述一下新见解和新思路,力求进一步明确和统一CP的临床分型,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1.1 痉挛型脑瘫
在《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指南》中,李晓捷教授将痉挛型脑瘫分为四肢瘫、双瘫和偏瘫三类:(1)痉挛型四肢瘫(spastic quadriplegia):以锥体系受损为主,包括皮质运动区损伤。牵张反射亢进是本型的特征。表现为四肢肌张力增高,上肢背伸、内收、内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7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