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23年第1期
编号:234877
基于五脏理论运用背俞穴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临床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23年1月21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期
面神经,1资料与方法,2结果,3讨论
     蔡莉莉,潘宾

    (1.安徽中医药大学,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合肥230031)

    周围性面瘫系面神经核或其以下的面神经损害所致的面肌麻痹,表现为一侧面部表情肌的弛缓性瘫痪,主要症状为患侧面部表情运动障碍,如口角歪斜、额纹变浅或消失、眼睑闭合困难等[1],西医学亦称之为特发性或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本病起病急骤,若无配合积极治疗,迁延日久可出现面肌痉挛,形成“倒错”现象。因此,此病不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工作、生活,同时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出现抑郁、焦虑等[2]。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3-4],选穴多为手足三阳经上腧穴,背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是联系十二经脉之枢纽,目前背俞穴的治疗多应用于心、肺等脏腑疾病及头部疾患[5-7],运用背俞穴综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等头面五官疾患的临床研究少之又少。因此,本研究采用背俞穴联合针刺治疗周围性面瘫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以期为周围性面瘫患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2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科及脑病科就诊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18~75(47.16±12.08)岁,病程7~40(16.67±7.91)天;左侧发病16例,右侧发病14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18~75(46.64±12.61)岁,病程7~37(17.85±8.36)天;左侧发病13例,右侧发病17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1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神经病学》[8]周围性面瘫诊断标准:①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额纹变浅或消失,皱额蹙眉困难,眼裂不能闭合或者闭合不全等;②无其他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并排除颅内器质性病变。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 纳入标准①单侧发病,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受试年龄在18~75周岁之间;③首次发病,病程在7天~3个月内;④患者知悉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84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