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按摩与康复医学》 > 2023年第7期
编号:234773
“肾主骨生髓”理论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相关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23年7月29日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7期
肾气,骨髓,1“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认识,2“肾主骨生髓”与骨萎病机的联系,3“肾主骨生髓”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现代研究,4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研究,5小结
     徐 杰,潘汉升,林 欣,戴 鹏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脊柱外科,广西 南宁 530001;3.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广西 南宁 530001)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是一种常见于绝经后女性的病率、骨折发生率最高的一型疾病。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和比重持续攀升,中国即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1]。中国近10年的研究报告指出患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病年龄为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6%,其中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2],预计到2050 年我国老年妇女骨质疏松发病率高达50%~70%[3],患病人数将高达599 万,将给个人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4]。绝经后女性骨质疏松症是由于骨重建动态平衡失衡,骨质加速流失导致[5],因此预防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是极其重要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属中医“骨痿”范畴,祖国医学认为骨痿为虚,病在骨,源在肾,肾亏髓减,骨失所养而发为“骨痿”[6]。本文基于“肾主骨生髓”理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进行探析,结合现代研究对相关传统医学理论的探究,为临床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提供借鉴与参考,充分挖掘中医药防治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独特优势。

    1 “肾主骨生髓”的理论认识

    “肾主骨生髓”首见于《素问·宣明五气篇》。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肾生骨髓”“其充在骨”。《素问·痿论篇》记载:“肾主身之骨髓。”等均在强调肾为骨之源头,肾产生肾精,化生为髓以滋养骨,促进骨骼生长发育[7]。《素问·解精微论篇》说:“髓者,骨之充也。”则是阐述了肾(精)-髓-骨三者之间的生理关联[8]。即肾生髓充养骨,髓为骨之基础。而《素问·上古天真论篇》记载:“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及“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七八,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说明了骨的生长发育与肾精及肾气的盈亏状况之间关系密切,两者会随年龄的增长变化呈曲线变化,同时还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后世诸多医家则是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对“肾主骨生髓”继续进行进一步的阐述与探究。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曰:“肾主骨,肾充则骨强。”清·唐宗海《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所合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29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