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12年第3期
编号:12278455
抗凝血酶检测及临床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6月1日 《华夏医学》 2012年第3期
     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估计每年约有30万人死于肝病,凝血及纤溶功能障碍是重症肝病的主要表现之一。肝细胞损害时血液中的凝血因素与抗凝因素保持一个低水平,平衡一旦被破坏,如组织坏死或细胞溶解释放入血(含凝血酶),大量凝血因子被激活引起AT的大量消耗,极易伴发DIC。AT活性低于50%时有利于血栓形成,可以作为肝病的早期预防和诊断血栓性疾病的依据。临床上在用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无效时,可选用AT制剂治疗,使体内AT升高至80%以上再行肝素治疗,所以临床上治疗肝病伴发DIC时一定要注意合理利用肝素,达到最好的抗凝治疗效果。

    3.8抗凝血酶与肿瘤

    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免疫性淋巴细胞的刺激下,可以合成释放大量组织因子(TF),而TF又是参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其因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由于肿瘤患者机体内增加了TF凝血因子,同时由于肿瘤浸润破坏周围器官、组织,使血管受损,打破了机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为了避免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出现,机体必须调动抗凝血因子来与TF凝血因子形成复合物,从而消耗了机体内的抗凝物质,无论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其抗凝活性都比正常人低得多。据此,抗凝血酶活性检测对于肿瘤患者出凝血状况的观察、诊断和疗效监测有重要意义。另外,实验还发现恶性肿瘤抗凝血酶活性明显低于良性肿瘤,这对区别恶性与良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
, http://www.100md.com
    3.9抗凝血酶与急性心梗(AMI)

    抗凝血酶(AT)是体内主要的生理性抗凝因子,可抑制凝血酶类丝氨酸蛋白酶活性。据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血浆AT呈消耗性降低,其机制就是凝血酶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的一种复合物TAT(促凝血酶原激酶复合物),血浆TAT水平的增高,可较早反映人体凝血及抗凝血功能。并提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凝血系统处于异常活跃状态,其所导致的高凝状态是冠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冠脉血栓形成则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主要因素。有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TAT变化较心肌肌钙蛋白T(cTnT)和肌酸激酶-MB(CK-MB)、肌红蛋白等更为敏感,高TAT的AMI患者可能有心肌大片的坏死,因此,TAT水平有助于AMI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

    3.10抗凝血酶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DIC是多种原因造成的获得性全身性出血、血栓综合征,其起病急骤,发展迅速,预后凶险。抗凝系统功能降低是DIC发病过程的重要环节,约80%的急性DIC患者AT降低,治疗后AT较治疗前显著回升,并接近正常水平。AT水平下降可能是由于AT在凝血酶形成时不断被消耗,同时被中性粒细胞释放的弹性酶降解所致。临床上常采用抗凝血酶与肝素合用,既可减少肝素用量又可增强抗凝疗效。因此,检测AT不仅有助于DIC的诊断,而且是肝素抗凝治疗及疗效判断的重要参考指标。
, http://www.100md.com
    综上所述,正常人体的凝血与抗凝血系统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若失平衡就会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的危险,AT是血浆中抑制凝血的关键物质,它可直接抑制凝血也可与凝血酶形成复合物抑制多种凝血因子活性。当体内启动凝血系统随之产生消耗性AT减少,是体内处于高凝状态的客观指标。因此,AT的增多或减少是出血、血栓的关键,其不仅在COPD、糖尿病、肝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中有一定的重要意义,在静脉血栓等疾病的治疗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在脑梗、心梗、肺栓塞等突发疾病的协助诊断方面尤为重要。由于进展型脑梗死患者病情进展迅速,常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不典型就进入到昏迷阶段,早期CT检查往往阴性,早期诊断有一定难度,常常失去溶栓时机,而AT的检测对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发病机制,对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因此,AT检测越来越受到检验界及临床医生的重视,并有望成为诊断血栓、出血等疾病的首选。

    [责任编辑:邓德灵], http://www.100md.com(彭德珍 陈刚)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