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华夏医学》 > 2015年第1期
编号:12623184
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5年2月1日 华夏医学 2015年第1期
     摘要:目的:探讨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0例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药物治疗组50例和体外反搏组50例,药物治疗组接受7周常规药物治疗,体外反搏组接受7周增强型体外反搏联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血压、ST段压低程度和硝酸甘油用量。结果:治疗结束时,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率、收缩压、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体外反搏组在心绞痛发作次数、ST段压低、硝酸甘油用量等指标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两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增强型体外反搏仪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

    关键词:增强型体外反搏;冠状动脉疾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图分类号:R54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409(2015)01-0032-04
, http://www.100md.com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老年患者的多发病,因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不稳定,易发生破裂出血,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缺血性胸痛发作加重,处理不当可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因此,UAP的防治备受临床关注。增强型体外反搏作为一种机械循环辅助装置,以其有效、经济、简便、无创的独特优势,在心绞痛的防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EECP历经40余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目前已被国内、外成千上万家医院广泛应用于心绞痛的康复治疗,临床研究从不同侧面肯定其疗效。笔者采用EECP治疗老年UAP患者,评价其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参照WHO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本院老年内科100例UAP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有典型的心绞痛发作症状,ECG提示心肌缺血表现,冠脉造影示冠脉狭窄≥75%,均无严重的心律失常、左心衰竭、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主动脉瘤、活动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严重的周围血管病。
, 百拇医药
    1.2一般资料

    UAP患者采用随机法分为体外反搏组(反博组)和药物治疗组(药物组),每组50例。反搏组男37例,女13例,年龄(70.2±3.2)岁,病程(4.9±1.5)年,合并高血压8例,糖尿病2例,脑梗死6例;药物组男38例,女12例,年龄(69.4±4.2)岁,病程(5.0±1.7)年,合并高血压7例,糖尿病1例,脑梗死5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冠心病危险因素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3方法

    1.3.1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硝酸盐制剂、双联抗血小板药(阿司匹林和硫酸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疗程7周。反搏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35h的EECP治疗,1次/d,1h/次,每周5d(周六、日除外),连用7周。反搏压力取0.35~0.45kg/cm2,反搏前将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心率控制≤100次/min,反搏时同步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
, http://www.100md.com
    1.3.2观察方法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和程度,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通过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血压、心电图缺血性下降的ST段改变情况。观察时间7周,即从疗程开始至疗程结束。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良反应

    治疗期间患者自觉轻微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反搏组5例,药物组3例。患者在休息后自行缓解,两组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2.2反搏组治疗前后比较
, 百拇医药
    反搏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药物组治疗前后比较

    药物组治疗后各项观察指标均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4两组治疗后观察指标比较

    反搏组在改善心绞痛发作和ST段压低方面效果较药物组好,硝酸甘油用量低于药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治疗对患者心率和收缩压的效果无明显不同(P>0.05)。见表3。

    3讨论

    EECP是我国自主研究开发的治疗心绞痛的医疗仪器,其作用原理是在心脏的舒张期对裹于患者下肢及臀部的气囊由远而近序贯加压充气,产生逆行压力波,促使肢体血液返流至主动脉,使主动脉舒张压升高甚至超过收缩压。而在收缩早期则迅速放气,使收缩压下降,从而增加心脏舒张期血流灌注,改善心肌缺血。EECP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以往认为EECP通过产生双脉动血流,以舒张期增压的方式提高心肌灌注,并促进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建立,改善心肌供血和血流动力学效应。近年研究表明,EECP的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血流切应力,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有关。EECP可显著增加心绞痛患者的运动耐量,延长其ST段下移所需时间,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用量,且大多数患者症状改善持续1年以上。基于EECP治疗心绞痛安全、有效,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心脏病学会(AHA/ACC)、欧洲心脏病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分别于2002年、2006年相继将EECP疗法以Ⅱb类适应证纳入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指南。笔者对100例老年UAP患者分别实施单纯药物治疗、EECP联合药物治疗,结果显示,患者经过35h的EECP联合药物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显著减少,ST段压低明显回升,而且,以上指标均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者,说明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应用EECP治疗,疗效更显著。观察发现,反搏后患者心率减慢,收缩压下降,因而心肌耗氧量降低,从而改善心肌缺血和左室舒张功能。笔者还发现,治疗时间是影响EECP治疗效果的因素之一。随着治疗次数增加,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逐渐减少,ST段压低逐渐回升,心肌缺血症状不断改善。当反搏治疗第7周时,15例患者不需服药无心绞痛发作,35例患者仅服小剂量硝酸甘油即可较好控制心绞痛,表明EECP治疗只有治疗时间足够时,才能充分发挥其疗效。目前,国际公认的EECP标准治疗方案是1次/d,1~2h/次,总疗程35h或36h。袁跃龙等研究发现,短疗程与长疗程EECP治疗疗效相当,且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但由于观察时间短,未明确其后效应,有待延长随访时间进一步评价其远期疗效。朱雅宜等提出EECP治疗需要长程(每疗程连续36h或以上)、长期(每年不少于36h)的观点,认为刺激心肌生成新生血管的血管活性物质以反搏后4周左右水平最高,同时,观察发现治疗时数远少于36h的患者,即使近期疗效明显,但远期复发的频率和程度更高,而长程、长期治疗者在获益的同时,依从性也随之增高。

    由于本研究对象均为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器官功能减退,对治疗耐受性较差。因此,反搏治疗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可明显提高血液含氧量,改善心肌缺血缺氧和心功能,避免不良反应发生。本组有5例患者反搏期间自觉轻微头晕、头痛,休息后自行缓解,所有患者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顺利完成治疗计划,取得满意的疗效。EECP是老年UAP患者的一种低风险、无创、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责任编辑:向秋], http://www.100md.com(米翔 管起招 付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