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诊疗进展
摘要: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是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肝郁脾虚是其主要病机。现从证候研究、临床研究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综述近几年中医药治疗IBS-D的概况。关键词: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中医药;肠道
肠易激综合征(irr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根据临床症状可将IBS分为腹泻型(diarrhea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便秘型、混合型、不定型,临床以IBS-D较多见。IBS-D属中医学“郁证”、“泄泻”、“腹痛”范畴,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之一,本病的病位在肠,涉及肝、脾、肾三脏,现代医家认为肝郁脾虚是IBS-D的主要病机。笔者现就近几年IBS-D的中医药研究综述如下。
1证候研究
由于地域、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IBS-D的中医证候分型虽渐规范但尚未形成统一定论。沈淑华等采用计算机检索等方法,得出IBS-D累积频率达90%的证型依次是肝郁脾虚证、脾气虚证、肝旺脾虚证、肝郁气滞证、脾肾阳虚证、脾虚湿盛证、大肠湿热证和肾阳虚证,肝脾不和是IBS-D的基本发病环节。张声生等认为肝郁脾虚证、脾虚湿阻证、脾胃湿热证、脾肾阳虚证是IBS-D的主流证候,并认为精神心理因素是其重要内因。吴皓萌等以脑肠轴为切入点,研究IBS-D中医证候和血清脑肠肽的关系,认为乙酰胆碱(Ach)、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3受体(5-HT3R)与肝郁气滞证、肝郁脾虚证及脾胃虚弱证等密切相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69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