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老太300美元环游美国
独自拎着一个小包,用一年时间游遍美国,行程达几千公里,而她出门时只带了300美金旅费。回首多年前的这一幕,张宝菊说那并非什么传奇,而是她退休后给自己过的一段精彩人生。
签证竟然过关
1998年初,时任河南中州铝厂宣传部长的张宝菊从岗位上退休了。她在国内旅游时,看到很多外国游客一个包一张地图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很受启发:我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到国外看看呢?不久,张宝菊就给一个纽约办事处的朋友写信,询问怎样才能去美国。朋友回信告诉她:先签证,并说可以给张宝菊发邀请信作为办旅游签证的材料。
张宝菊拿着邀请函独自去美国驻华大使馆办理护照签证手续。像她这样年纪的人,家人均在国内,看不出有什么移民倾向,而且手续齐全,对方问她什么,她就实事求是答什么,不到1分钟,对方就说:“OK!”
看到张宝菊真把签证拿回了家,家人大吃一惊,丈夫和儿子一致反对:靠yes、no、ok几个蹩脚的英语单词,怎么能到美国唷?她的回答把家人噎得哑口无言:聋哑人会说话吗?人家怎么出去了?美国人到中国,他会说中国话?中国话比英语还难啊!
, 百拇医药
出发时,张宝菊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子和300美元旅费。
“张牙舞爪”游美国
1999年4月6日,张宝菊登上了由上海飞往洛杉矶的国航班机,准备由洛杉矶中转到纽约,打算先去纽约看一看,然后再到芝加哥等大城市转一转。启程时她心里有些不安,可再一想,到了这把年纪,好像没什么可怕的了。
飞机在洛杉矶一着地,当张宝菊第一次走在金发碧眼的老外中间,听着叽哩呱啦犹如天书般的外语时,她傻眼了,只好跟着人流走,没想到这招还挺管用。她在移民局碰到了一位华人地勤,在他的帮助下,顺利办好了到纽约的转机手续,可忙中出错,她登机前才发现自己的大衣忘在了移民局。张宝菊急中生智,拉住一位老外,比划着请他帮忙取回大衣。还好老外终于明白了她的意图,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很快取回了大衣。她由此得到了启发:口头语言不通,但彼此间的肢体语言是相通的。
张宝菊怀揣着一张中英文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要到纽约去”,见谁就给谁看。用这个办法,她终于见到了朋友。在纽约,海关准许张宝菊在美国境内呆半年,这可把她乐坏了。
, 百拇医药
第二天,在美国的朋友领着张宝菊游览。在上午的游览中,张宝菊见地铁站名中有很多自己熟悉的1234阿拉伯数字,她兴奋起来:心想这下可难不住我了,坐地铁是很容易的,拿地铁卡一刷就行了,只要有站的地方都可以去。于是,张宝菊对朋友说:“下午你不用陪了,我自己走走看看吧。” 她不愿给朋友添麻烦,决定一个人逛逛。
下午,张宝菊一个人从曼哈顿车站出来,仰脸看到了帝国大厦,哎呀,那么高!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细心的她绕着地铁周围,沿着42街坊往前走,心里暗暗记着经过的地方:这个地方出来是卖花的,一会还得从这个花店再回去。
没想到转来转去没几圈,返回时找不着鲜花店了,张宝菊心里有点紧张,于是从兜里取出地铁卡,向过路的美国人比划着问。对方知道了她找地铁的意思,把她送到了地铁站口。
边赚钱边旅游
一个多星期后,张宝菊差不多游遍了纽约,但接下来的费用不够了,她不甘心只转了一个城市就此返回,怎么办?是等着家人汇钱,还是借钱?“我能不能靠打工挣些钱,这样边打工边旅游不是更好吗?”张宝菊这样想。
, 百拇医药
于是,张宝菊就找到了唐人街华人中介。一位工作人员说,宾夕法尼亚洲有些华人家庭想找保姆,问她愿不愿意去做。张宝菊正想到纽约以外的地方走走,就爽快答应了。
张宝菊第一个雇主是个中国留学生,工作是给他们的孩子当保姆。那位留学生对张宝菊非常好,见人家没把自己当外人,于是她也把对方当成亲戚、朋友对待,一个月后,双方关系处得很融洽。
第一份保姆的工作干了3个月,张宝菊挣了几千美元。依依告别雇主后,又一次独自上路。此时,她买来地图,规划了要走的路线,选择了费用较低的长途汽车。
这次张宝菊还学会了一句英语:“我不会说英语。”遇到问路等问题,她就拦住当地人,说了这句英语后,就比划着提出自己的问题,不怕人家不明白。吃饭的时候,看别人吃什么有趣的东西,她就对服务员比划依样来一份。
等钱花得差不多了,张宝菊又接着当保姆。当觉得钱够开销后,又开始旅行。就这样一路打工一路游,靠着肢体语言,她游历了美国许多城市。
后来,张宝菊在美国的签证延续到一年。在此期间,她不但领略了美国的美丽景色和不同的文化风俗,而且还结交了很多朋友。一年后等到签证到期时,张宝菊的积蓄已变成了2万美元。(据《经济日报》), 百拇医药
签证竟然过关
1998年初,时任河南中州铝厂宣传部长的张宝菊从岗位上退休了。她在国内旅游时,看到很多外国游客一个包一张地图走遍了中国的山山水水,很受启发:我能不能也像他们一样到国外看看呢?不久,张宝菊就给一个纽约办事处的朋友写信,询问怎样才能去美国。朋友回信告诉她:先签证,并说可以给张宝菊发邀请信作为办旅游签证的材料。
张宝菊拿着邀请函独自去美国驻华大使馆办理护照签证手续。像她这样年纪的人,家人均在国内,看不出有什么移民倾向,而且手续齐全,对方问她什么,她就实事求是答什么,不到1分钟,对方就说:“OK!”
看到张宝菊真把签证拿回了家,家人大吃一惊,丈夫和儿子一致反对:靠yes、no、ok几个蹩脚的英语单词,怎么能到美国唷?她的回答把家人噎得哑口无言:聋哑人会说话吗?人家怎么出去了?美国人到中国,他会说中国话?中国话比英语还难啊!
, 百拇医药
出发时,张宝菊只带了一个行李箱子和300美元旅费。
“张牙舞爪”游美国
1999年4月6日,张宝菊登上了由上海飞往洛杉矶的国航班机,准备由洛杉矶中转到纽约,打算先去纽约看一看,然后再到芝加哥等大城市转一转。启程时她心里有些不安,可再一想,到了这把年纪,好像没什么可怕的了。
飞机在洛杉矶一着地,当张宝菊第一次走在金发碧眼的老外中间,听着叽哩呱啦犹如天书般的外语时,她傻眼了,只好跟着人流走,没想到这招还挺管用。她在移民局碰到了一位华人地勤,在他的帮助下,顺利办好了到纽约的转机手续,可忙中出错,她登机前才发现自己的大衣忘在了移民局。张宝菊急中生智,拉住一位老外,比划着请他帮忙取回大衣。还好老外终于明白了她的意图,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很快取回了大衣。她由此得到了启发:口头语言不通,但彼此间的肢体语言是相通的。
张宝菊怀揣着一张中英文小纸条,上面写着“我是中国人,要到纽约去”,见谁就给谁看。用这个办法,她终于见到了朋友。在纽约,海关准许张宝菊在美国境内呆半年,这可把她乐坏了。
, 百拇医药
第二天,在美国的朋友领着张宝菊游览。在上午的游览中,张宝菊见地铁站名中有很多自己熟悉的1234阿拉伯数字,她兴奋起来:心想这下可难不住我了,坐地铁是很容易的,拿地铁卡一刷就行了,只要有站的地方都可以去。于是,张宝菊对朋友说:“下午你不用陪了,我自己走走看看吧。” 她不愿给朋友添麻烦,决定一个人逛逛。
下午,张宝菊一个人从曼哈顿车站出来,仰脸看到了帝国大厦,哎呀,那么高!有点刘姥姥进大观园的感觉。细心的她绕着地铁周围,沿着42街坊往前走,心里暗暗记着经过的地方:这个地方出来是卖花的,一会还得从这个花店再回去。
没想到转来转去没几圈,返回时找不着鲜花店了,张宝菊心里有点紧张,于是从兜里取出地铁卡,向过路的美国人比划着问。对方知道了她找地铁的意思,把她送到了地铁站口。
边赚钱边旅游
一个多星期后,张宝菊差不多游遍了纽约,但接下来的费用不够了,她不甘心只转了一个城市就此返回,怎么办?是等着家人汇钱,还是借钱?“我能不能靠打工挣些钱,这样边打工边旅游不是更好吗?”张宝菊这样想。
, 百拇医药
于是,张宝菊就找到了唐人街华人中介。一位工作人员说,宾夕法尼亚洲有些华人家庭想找保姆,问她愿不愿意去做。张宝菊正想到纽约以外的地方走走,就爽快答应了。
张宝菊第一个雇主是个中国留学生,工作是给他们的孩子当保姆。那位留学生对张宝菊非常好,见人家没把自己当外人,于是她也把对方当成亲戚、朋友对待,一个月后,双方关系处得很融洽。
第一份保姆的工作干了3个月,张宝菊挣了几千美元。依依告别雇主后,又一次独自上路。此时,她买来地图,规划了要走的路线,选择了费用较低的长途汽车。
这次张宝菊还学会了一句英语:“我不会说英语。”遇到问路等问题,她就拦住当地人,说了这句英语后,就比划着提出自己的问题,不怕人家不明白。吃饭的时候,看别人吃什么有趣的东西,她就对服务员比划依样来一份。
等钱花得差不多了,张宝菊又接着当保姆。当觉得钱够开销后,又开始旅行。就这样一路打工一路游,靠着肢体语言,她游历了美国许多城市。
后来,张宝菊在美国的签证延续到一年。在此期间,她不但领略了美国的美丽景色和不同的文化风俗,而且还结交了很多朋友。一年后等到签证到期时,张宝菊的积蓄已变成了2万美元。(据《经济日报》),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