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情并茂
余秋雨语录之《关于年龄》
·第一根白发人人都会遇到,谁也无法讳避,因此这个悲剧似小实大,简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决斗、毒药和暗杀只是偶发性事件,这种偶发性事件能快速置人于死地,但第一根白发却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的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的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呜,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
·老人歌颂青年时代,大多着眼于青年时代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们忘了,这种可能性落实在一个具体个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条。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么也不懂,能够站在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如果刻苦数年,居然从脚下扎下根去,与世界的整体血脉相连,那也就使自己单薄的生命接通了人类。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
·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人生状态,既有很大的幅度,又有很大的弹性。
·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他们知道,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中年。
·老年是如诗的年岁。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一般情况下,老年岁月总是比较悠闲,总是能够没有功利而重新面对自然,总是漫步在回忆的原野,而这一切都是诗和文学的特质所在。老年人可能不会写诗或已经不再写诗,但他们却以诗的方式生存着。
·不负责任的中青年用不正当的宠溺败坏了老人的年龄,但老人中毕竟还有冷静的智者,默默固守着年岁给予的淡然的尊严……年龄本不该被太多利用的,因为它带有天然的不公平性和无法辩驳性,但一旦真被利用了,出现了霉气十足的年龄霸权,那也不要怕。不知什么地方银发一闪,冷不丁地出现一个能够降伏它们的高神。烟尘散去,只剩下这位高神的笑容隐约在天际,而此时天下早已月白风清。
·中青年的世界再强悍,也经常需要一些苍老的手来救助。平时不容易见到,一旦有事则及时伸出,救助过后又立即消失,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是一种早已退出社会主体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积着岁月的硬度,能使后人一时启悟,如与天人对晤。老年的魅力,理应在这样的高位上偶尔显露。不要驱使,不要强求,不要哄抬,只让它们成为人生的写意笔墨,似淡似浓,似有似无。(本刊整理)
一个人的清明
39年前的清明
一个男孩呱呱坠地
岷江河畔
狮子山西
妈妈抱着他
跪在先祖灵位前拜祭
35年前的清明
奶奶牵着男孩的手
到屋后坡上坟前作揖
这半年前的夏天
男孩的母亲
随滔滔岷江洪水而去
20多年前的清明
男孩跟着爷爷
爬山越岭拔草穿林
挨个踏寻祖先的灵魂
碑前燃烧的纸钱
坟头翻飞的纸幡
男孩默默经历了成人礼
10多年前来到城里
行色匆匆灯红酒绿
人们似乎淡漠了清明
男孩却无法忘记
每年这天
灵魂都有一次颤栗
想起奶奶离世时
喊着自己的乳名
他的生日总伴随
深深的哀思
于是每个生日
都写一首清明诗
5年前的清明
慎宗追远又沉重了些许
父亲的英年关进一个匣子
孤独地住在异地
殡仪馆的架上
遥远的呼唤肯定噙着眼泪
那边,一个人的清明
这边,一个人的清明
燃着的香蜡
随风偷偷哭泣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这是每个人的清明
——这是每一年的主题
走吧走吧
带着孝念到郊外
带着追思到田野
让风筝完成再一次祭祀
(喻华应写于2010,4,5)
妈妈 我等您等了二十午
故事背景:21岁的战士赵占英,1984年4月28日牺牲在老山前线。直到2005年清明,烈士的母亲由侄儿侄媳陪同,才得以来到云南麻粟坡烈士陵园看望逝去20年的儿子。陵园中有30多位烈士的家属从未来过,大部分是因没有路费而不能前来,有的来了竟没有路费回家……
妈妈!那一定是你
我听到了,那手工绣花布鞋
踏在地上的声音
从襁褓时开始就听着
一直听到穿上了绿色的军装
当我在军营的梦乡中醒来
仿佛有你轻轻的脚步来到我床前
准备给我盖上裸露的手臂
当我在猫耳洞里感到饥渴
我就闭上眼睛
仿佛又听到你轻轻的脚步来到我跟前
准备端给我一碗甜甜的汤圆
妈妈,20年前
当我被敌人罪恶的子弹击倒在前沿
我多么想你亲手为我合上双眼
用你温柔的手,再摸我的脸颊一遍
让我在冥冥中,再次接触
你手上粗硬的老茧
妈妈,我多想对你说
我倒下的时候,枪刺指向敌人的那边
妈妈,我多想向你证明
作为一个军人,我没有给你丢脸
妈妈,20年来
我和我忠实的弟兄们,默默站在
这昔日的前线
昔日的兄弟姐妹来过
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欢笑
他们给我们倾诉衷肠
他们把泪水洒在这墓前
鲜花、美酒、醇烟
还有他们后代红红的嫩脸
可是,没有妈妈那替代不了的抚摸
我心中的寂寞,永远无法排遣
妈妈,20年
你走了好远,好远
妈妈,20年
我知道你好难,好难
我不怪你,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钱
妈妈,你空手来的,没有任何祭品
我不怪你,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钱
妈妈,我明白,你还没有吃饭
可惜我不能为你尽孝,只能望你无言
妈妈,你的哭声是那样辛酸
我明白,你嫌自己来得太晚
妈妈,你在我头上的拍打是那样无奈
我明白,你在追问为什么要20年
妈妈,为了千万个另外的妈妈
我和你都作出了无悔的奉献
妈妈,在你的身后
是飞速发展的喧闹
是灯红酒绿的金宵
是耸入云端的豪华
但是,你感受到了什么,妈妈
我不求再有什么额外的照料
一声“烈士”已经足够
我只求下一个清明
妈妈能够再来抚摸我的墓碑
因为我的妈妈,没有剩下多少20年
(据中华语文网·教师文集作者/李光), 百拇医药
·第一根白发人人都会遇到,谁也无法讳避,因此这个悲剧似小实大,简直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而决斗、毒药和暗杀只是偶发性事件,这种偶发性事件能快速置人于死地,但第一根白发却把生命的起点和终点连成了一条绵长的逻辑线,人生的任何一段都与它相连。
·谁也不要躲避和掩盖一些最质朴、最自然的人生课题,如年龄问题。再高的职位,再多的财富,再大的灾难,比之于韶华流逝、岁月沧桑、长幼对视、生死交错,都成了皮相。北雁长呜,年迈的帝王和年迈的乞丐一起都听到了;寒山扫墓,长辈的泪滴和晚辈的泪滴却有不同的重量。
·老人歌颂青年时代,大多着眼于青年时代拥有无限的可能性。但他们忘了,这种可能性落实在一个具体个人身上,往往是窄路一条。错选了一种可能,也便失落了其他可能。
·青年时代的正常状态是什么,我想一切还是从真诚的谦虚开始。青年人应该懂得,在我们出生之前,这个世界已经精精彩彩、复复杂杂地存在过无数年,我们什么也不懂,能够站在脚下的一角建设一点什么已是万幸。如果刻苦数年,居然从脚下扎下根去,与世界的整体血脉相连,那也就使自己单薄的生命接通了人类。
·中年是对青年的延伸,又是对青年的告别。这种告别不仅仅是一系列观念的变异,而是一个终于自立的成熟者对于能够随心所欲处置各种问题的自信。
·中年人的当家体验是最后一次精神断奶。你突然感觉到终于摆脱了父母、兄长、老师的某种依赖,而这种依赖在青年时代总是依稀犹在的;对于领导和组织,似乎更贴近了,却又显示出自己的独立存在,你成了社会结构网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点。因此,你在热闹中品尝了有生以来真正的孤立无援,空前的脆弱和空前的强大集于一身。于是,青年时代的多元体验也就有了明确的定位和选择。
·中年人一旦有了当家体验,就会明白教科书式的人生教条十分可笑。当家管着这么一个大摊子,每个角落每时每刻都在涌现着新问题,除了敏锐而又细致地体察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解开每一个症结,简直没有高谈阔论、把玩概念的余地。这时人生变得很空灵,除了隐隐然几条人生大原则,再也记不得更多的条令。我认为这是一种极好的人生状态,既有很大的幅度,又有很大的弹性。
·中年人的坚守,已从观点上升到人格,而人格难以言表,他们变得似乎已经没有顶在脑门上的观点。他们知道,只要坚守着自身的人格原则,很多看似对立的观点都可相容相依,一一点化成合理的存在。于是,在中年人眼前,大批的对峙消解了,早年的对手找不到了,昨天的敌人也没有太多仇恨了,更多的是把老老少少各色人等照顾在自己身边。请不要小看这“照顾”二字,中年人的魅力至少有一半与此相关。
·中年人最可怕的是失去方寸。这比青年人和老年人的失态有更大的危害。中年人失去方寸的主要特征是忘记自己的年龄,一会儿要别人像对待青年那样关爱自己,一会儿又要别人像对待老人那样尊敬自己,他永远活在中年之外的两端,偏偏不肯在自己的年龄里落脚。
·某个时期,某个社会,即使所有的青年人和老年人都中魔一般荒唐了,只要中年人不荒唐,事情就坏不到哪里去。最怕的是中年人的荒唐,而中年人最大的荒唐就是忘记了自己是中年。
·老年是如诗的年岁。中年太实际、太繁忙,在整体上算不得诗,想来难理解;青年时代常常被诗化,但青年时代的诗太多激情而缺少意境……只有到了老年,沉重的人生使命已经卸除,生活的甘苦也已了然,万丈红尘已移到远处,宁静下来了的周际环境和逐渐放慢了的生命节奏构成了一种总结性、归纳性的轻微和声,诗的意境出现了。
·一般情况下,老年岁月总是比较悠闲,总是能够没有功利而重新面对自然,总是漫步在回忆的原野,而这一切都是诗和文学的特质所在。老年人可能不会写诗或已经不再写诗,但他们却以诗的方式生存着。
·不负责任的中青年用不正当的宠溺败坏了老人的年龄,但老人中毕竟还有冷静的智者,默默固守着年岁给予的淡然的尊严……年龄本不该被太多利用的,因为它带有天然的不公平性和无法辩驳性,但一旦真被利用了,出现了霉气十足的年龄霸权,那也不要怕。不知什么地方银发一闪,冷不丁地出现一个能够降伏它们的高神。烟尘散去,只剩下这位高神的笑容隐约在天际,而此时天下早已月白风清。
·中青年的世界再强悍,也经常需要一些苍老的手来救助。平时不容易见到,一旦有事则及时伸出,救助过后又立即消失,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是一种早已退出社会主体的隐性文化和柔性文化,隐柔中沉积着岁月的硬度,能使后人一时启悟,如与天人对晤。老年的魅力,理应在这样的高位上偶尔显露。不要驱使,不要强求,不要哄抬,只让它们成为人生的写意笔墨,似淡似浓,似有似无。(本刊整理)
一个人的清明
39年前的清明
一个男孩呱呱坠地
岷江河畔
狮子山西
妈妈抱着他
跪在先祖灵位前拜祭
35年前的清明
奶奶牵着男孩的手
到屋后坡上坟前作揖
这半年前的夏天
男孩的母亲
随滔滔岷江洪水而去
20多年前的清明
男孩跟着爷爷
爬山越岭拔草穿林
挨个踏寻祖先的灵魂
碑前燃烧的纸钱
坟头翻飞的纸幡
男孩默默经历了成人礼
10多年前来到城里
行色匆匆灯红酒绿
人们似乎淡漠了清明
男孩却无法忘记
每年这天
灵魂都有一次颤栗
想起奶奶离世时
喊着自己的乳名
他的生日总伴随
深深的哀思
于是每个生日
都写一首清明诗
5年前的清明
慎宗追远又沉重了些许
父亲的英年关进一个匣子
孤独地住在异地
殡仪馆的架上
遥远的呼唤肯定噙着眼泪
那边,一个人的清明
这边,一个人的清明
燃着的香蜡
随风偷偷哭泣
我是谁
我从哪里来
我到哪里去
——这是每个人的清明
——这是每一年的主题
走吧走吧
带着孝念到郊外
带着追思到田野
让风筝完成再一次祭祀
(喻华应写于2010,4,5)
妈妈 我等您等了二十午
故事背景:21岁的战士赵占英,1984年4月28日牺牲在老山前线。直到2005年清明,烈士的母亲由侄儿侄媳陪同,才得以来到云南麻粟坡烈士陵园看望逝去20年的儿子。陵园中有30多位烈士的家属从未来过,大部分是因没有路费而不能前来,有的来了竟没有路费回家……
妈妈!那一定是你
我听到了,那手工绣花布鞋
踏在地上的声音
从襁褓时开始就听着
一直听到穿上了绿色的军装
当我在军营的梦乡中醒来
仿佛有你轻轻的脚步来到我床前
准备给我盖上裸露的手臂
当我在猫耳洞里感到饥渴
我就闭上眼睛
仿佛又听到你轻轻的脚步来到我跟前
准备端给我一碗甜甜的汤圆
妈妈,20年前
当我被敌人罪恶的子弹击倒在前沿
我多么想你亲手为我合上双眼
用你温柔的手,再摸我的脸颊一遍
让我在冥冥中,再次接触
你手上粗硬的老茧
妈妈,我多想对你说
我倒下的时候,枪刺指向敌人的那边
妈妈,我多想向你证明
作为一个军人,我没有给你丢脸
妈妈,20年来
我和我忠实的弟兄们,默默站在
这昔日的前线
昔日的兄弟姐妹来过
他们给我们带来了欢笑
他们给我们倾诉衷肠
他们把泪水洒在这墓前
鲜花、美酒、醇烟
还有他们后代红红的嫩脸
可是,没有妈妈那替代不了的抚摸
我心中的寂寞,永远无法排遣
妈妈,20年
你走了好远,好远
妈妈,20年
我知道你好难,好难
我不怪你,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钱
妈妈,你空手来的,没有任何祭品
我不怪你,因为你没有足够的钱
妈妈,我明白,你还没有吃饭
可惜我不能为你尽孝,只能望你无言
妈妈,你的哭声是那样辛酸
我明白,你嫌自己来得太晚
妈妈,你在我头上的拍打是那样无奈
我明白,你在追问为什么要20年
妈妈,为了千万个另外的妈妈
我和你都作出了无悔的奉献
妈妈,在你的身后
是飞速发展的喧闹
是灯红酒绿的金宵
是耸入云端的豪华
但是,你感受到了什么,妈妈
我不求再有什么额外的照料
一声“烈士”已经足够
我只求下一个清明
妈妈能够再来抚摸我的墓碑
因为我的妈妈,没有剩下多少20年
(据中华语文网·教师文集作者/李光),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