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040235
GST-π蛋白和GST-πmRNA在颜面部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日 杨颖涛 刘林嶓 翟晓梅 马长路
第1页

    参见附件(354KB,3页)。

    杨颖涛 刘林嶓 翟晓梅 马长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整形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GST-πmRNA和GST-π蛋白在颜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多项寡核苷酸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SP法)分别检测GST-πmRNA、GST-π蛋白在20例SCC、1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10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在皮肤SCC、不典型增生和正常皮肤中GST-πmRNA及GST-π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10%/20%/70%和10%/30%/90%。GST-πmRNA和蛋白在SCC中较不典型增生和正常皮肤的表达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结果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提示GST-π可能与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皮肤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酶学变化。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GST-π 原位杂交 免疫组化

    【基金】河南省科技厅基金资助(0124170636)

    【分类号】R739.8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是参与代谢外来化学物质,包括致癌物、致突变剂的重要酶系。在抗诱变和抗肿瘤中具有重要作用[1]。胎盘型GST(GST-)π与肿瘤的关系尤为引人瞩目[2]。GST-π基因定位于染色体长臂的13区,在多种肿瘤组织中表达。我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原位杂交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GST-π mRNA和GST-π蛋白在颜面部皮肤鳞状细胞癌(SCC)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多项寡核苷酸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染色技术(SP法)分别检测GST-π mRNA、GST-π蛋白在20例SCC、1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10例正常皮肤中的表达。结果:在皮肤SCC、不典型增生和正常皮肤中GST-πmRNA及GST-π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依次分别为10%/20%/70%和10%/30%/90%。GST-π mRNA和蛋白在SCC中较不典型增生和正常皮肤的表达差异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CST-π可能与皮肤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是皮肤鳞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酶学变化。

    [关键词]皮肤鳞状细胞癌;GST-π;原位杂交;免疫组化

    [中图分类号]R751.0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04—0381—0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54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