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8年第5期
编号:11645226
脉管性疾病的分类及鉴别(3)
http://www.100md.com 2008年5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8年第5期
     此外,也有报道用鱼肝油酸钠、激光90锶、90镱敷贴治疗血管瘤,主要机制都是破坏内皮细胞,促使血管内血栓形成从而使瘤体缩小甚至消失。

    5.2血管畸形

    5.2.1微静脉畸形:微静脉畸形即过去所称的毛细血管畸形、鲜红斑痣及葡萄酒色斑(port-wine stains,PWS),位置表浅,多位于表皮真皮间,激光治疗是微静脉畸形的常用方法,其机制为长时间曝光使组织中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吸收光热能,造成血管栓塞达到破坏血管的目的[22]。

    5.2.2静脉畸形:过去称为海绵状血管瘤,是临床常见类型,由大小不等的血窦组成,较多采用硬化剂腔内注射治疗,主要有鱼肝油酸钠、平阳霉素,也常作为手术前的辅助治疗,缩小病变、减少术中出血,或作手术激光治疗后的辅助措施,进一步处理残留病灶。局限型采用外科手术,对于范围较大的静脉畸形可采用微波热凝结合手术治疗[23]。

    5.2.3淋巴管畸形:即过去所称的淋巴管瘤,由淋巴管扩张形成。对于较小且局限的淋巴管畸形,如不影响功能,或无碍美观,可不予治疗。硬化剂注射疗法简单方便,对组织破坏少,可作为淋巴管畸形,尤其是囊性水瘤的首选治疗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