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9年第3期
编号:11768752
改良掌背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09年第3期
     腕背动脉网发出的交通支吻合而成,外径0.4~0.9mm,长度40~70mm,走行于手背各指伸肌腱深方、骨间背侧肌浅面,并有两条伴行静脉,第2、4掌背动脉与相应伸肌腱走行呈“X”形交叉[1]。因此传统的手术方法是沿轴心线先切开蒂部的皮肤、皮下组织, 为保留掌背动脉向背侧皮肤发出的皮支,需在伸肌腱之间分离出其深方的掌背动、静脉,将其带入皮瓣内[2],有时需要切断指伸肌腱或腱联合,对手背供区损伤较大,易导致术后的伸肌腱黏连等不足。

    最近研究表明[3-4],掌背动脉解剖恒定在掌骨头部位与掌心动脉的远侧穿支相交通,在近节指骨基底部与掌侧指总动脉背穿支相交通。在掌指关节部位发出数量较多且外径较粗的皮支,皮支数量为4~6条,分布于腱联合以远与掌背、指总动脉交通支之间长约15mm的范围内。其中位于掌骨颈部常有一管径较粗的掌背动脉返支向近端与腕背动脉网的皮支相吻合,形成弓状血管链。各掌背动脉皮支之间有交通支相互吻合,形成网状血管结构。第2、3、4掌背动脉在掌指关节位置发出皮支外径分别为(0.24±0.12)mm、(0.16±0.12)mm、(0.12±0.10)mm。其中位于掌骨颈部常有一管径较粗的掌背动脉返支向近端与腕背动脉网的皮支相吻合, 形成弓状血管链。各掌背动脉皮支之间有交通支相互吻合, 形成网状血管结构。
, http://www.100md.com
    根据以上结果,笔者改进了掌背皮瓣的切取方法,于掌背动脉远端皮支发起点的近端切断掌背动脉主干,不需切断腱联合,以掌背动脉与指总动脉的交通支为蒂,逆行修复远至指端的皮肤缺损,形成以掌背动脉远侧段为蒂的掌背皮瓣。笔者在临床解剖时不破坏受供区知名血管,手术创伤小,在深筋膜下相对无血管区分离,操作简单、实用,方便了急诊创面修复的需要。实际临床应用中其血供可靠,12 例病例仅一例术后皮瓣远端出现张力性水疱,考虑与皮瓣缝合过紧有关,其血供模式为:掌心动脉或指掌侧总动脉- 指蹼动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4]。皮瓣的静脉回流以浅静脉为主,伴行静脉起辅助作用,浅、深静脉在掌骨小头形成丰富的血管网以直接逆流和迷宫式逆流完成。

    笔者体会掌背动脉解剖恒定,动静脉供血可靠,变异小,在解剖皮瓣时于深筋膜下分离,不用为了保留更多的皮支而去伸肌腱下解剖掌背动脉的主干,只需在掌骨头部位将掌背动脉的皮支即可,因而使手术操作变的更简便,适用于不用重建手指伸肌腱的近中节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皮瓣切取时,由于没有影响指伸肌腱的腱膜,不会引起肌腱粘连,对手背供区损伤更小,皮瓣切取小时,供区可直接拉拢闭合,如范围较大时,则取全厚皮片游离移,修复后手背外形美观,符合宋保强等[5]提出创面修复时需同时应可能多的兼顾供区缺损的外观形态和功能的恢复的原则。转移后的皮瓣色泽相近、厚薄相适,皮瓣质地好,不臃肿,符合现代整形外科科原则。
, 百拇医药
    [参考文献]

    [1]陈飞, 杨延军, 张子清,等.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J].实用手外科杂志,2008,22 (3)81-82.

    [2]路来金,宫旭,刘志刚,等.掌背动脉逆行皮瓣及复合组织瓣的临床回顾性研究[J].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4,27(2):104-105.

    [3]王英华,王增涛,李常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临床应用解剖[J].山东医药,2006 46(15):42-43.

    [4]程开明,侯致典,王英华,等.第二和第三掌背动脉皮支皮瓣的应用解剖[J].解剖学研究,2008,30(33):210-212.

    [5]宋保强,韩岩,郭树忠,等.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外科综合治疗[J] .中国美容医学,2008,17(2):173-176.

    [收稿日期]2008-10-21[修回日期]2009-02-06

    编辑/张惠娟, http://www.100md.com(田恒进 盛 辉 王志勇 靖树林 严 斌 张治家)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