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3
编号:13780638
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治疗前牙反牙合的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日 杨建玲,王好星
第1页

    参见附件。

     1材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应用功能性矫治器和固定矫治器治疗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前牙反牙合的病例100例(男41例,女59例),年龄3~18岁,平均10.2岁。随机分为两组,功能性矫治组50例,固定矫治组50例。临床表现为前牙反牙合,磨牙关系为近中关系,侧貌表现为凹面型,下颌可后退至对刃者45例,不能后退者55例,所有病例治疗前后均取工作模型,照面像,拍摄X线头影侧位片。

    1.2矫治方法

    1.2.1功能性矫治组:共50例其中乳牙期8 例,替牙期23例,恒牙期19例,平均疗程9.8个月,初诊时,取标准工作模型,用蜡形重建牙合关系,制作改良FR3型功能性矫治器或改良型Bionator功能性矫治器[2],患者用带用初期,嘱患者每天用带1~2h,随着逐渐适应,延长用带用时间,1~2周后,除进餐、刷牙外,尽量全天佩戴,要求患者佩戴时间不应少于15h。

    1.2.2功能性矫治组:共50例其中替牙期15例,恒牙期35例;平均疗程10.5个月,初诊时第一磨牙粘结颊面管,全口牙齿粘直丝弓托槽,上下切牙托槽转向180°粘结,在上下磨牙牙合面粘结玻璃离子,抬高前牙咬合,以解除前牙反牙合为准,弓丝采用标准Ni-Ti弓丝排齐牙齿,再次复诊弯制澳丝0.014~0.016"弓丝弯制连续垂直开大曲唇移上前牙,内收下切牙,配合口内口外III类牵引解除反牙合。

    1.2.3统计方法:两组治疗前后均摄头影侧位片,并由同一位医师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定点,描图及测量分析,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t检验分析。

    2结果

    2.1功能性矫治组:从表1可见上颌长度及宽度后颅底长,ANB角,前后面高均有显著性增大,上前牙唇倾明显,下前牙舌倾,面角及SNB角在治疗后显著减少。

    2.2固定性矫治组:从表2可见仅仅上中切牙角,下中切牙角治疗前后差别有显著性,说明固定矫治对于前牙反牙合的矫治主要是前牙的唇倾度变化,上下颌骨关系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骨性III类错牙合是正畸矫治中的难点之一,笔者利用功能性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分别对牙性、骨性、功能性反牙合进行矫治,从表1看可见功能矫治器治疗组矫治后上下颌骨关系确实发生了有利的变化,上中切牙角显著增大,下中切牙角显著减小,患者的面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于矫治时间较长,患者的自然生长量也要考虑其中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