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0年第4期
编号:11938416
皮肤瘢痕癌45例回顾性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2月15日 刘 梅,赵 琰,何春涤,陈洪铎
第1页

    参见附件(1616KB,3页)。

     1.6 组织病理:45例瘢痕癌均为鳞状细胞癌。根据Broders提出的鳞癌病理Ⅳ级分类法,即按照未分化癌细胞所占的百分率,其中分化较好的Ⅰ级鳞状细胞癌22例(48.89%),Ⅱ级鳞状细胞癌19例(42.22%),Ⅲ级鳞状细胞癌4例(8.89%)。

    2讨论

    瘢痕癌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在瘢痕组织上发生的恶性肿瘤。1828年,Marjolin[2]首先报道1例在烧伤瘢痕基础上发生的皮肤恶性肿瘤,称为烧伤瘢痕癌,亦称Marjolin's 溃疡。烧伤所致的瘢痕癌在临床中最常见,据报道,烧伤瘢痕恶变的发生率为0.77%~2%[1]。本文45例患者中烧伤瘢痕癌病例最多,占40%,与以往文献报道一致。瘢痕癌最常发生于四肢的溃疡,头面部其次,躯干发生率最低[3]。回顾分析30年我科的45例瘢痕癌患者,皮损位于四肢20例(44.44%),头面部19例(42.22%),躯干部6例(13.33%),与文献报道一致。

    瘢痕癌的确切发病机制不清,推测有以下几种理论:①烧伤后创面释放的组织毒素及内源性促生长因子,后者作为辅助致癌因子可以导致癌变的发生[4];②溃疡面的反复损伤引发的慢性刺激亦为瘢痕癌形成原因之一:其机制为慢性刺激导致表皮细胞持续地进行有丝分裂活动以修复损伤面,特别是在间擦部位,这种创伤、刺激、修复的反复循环,能够导致溃疡的恶性转化[5];③感染亦可作为瘢痕组织的辅助致癌因子;④据报道,免疫缺陷患者是瘢痕癌形成的高危因素[5];⑤由于瘢痕组织处血液循环较差及淋巴循环的缺乏,继发局部免疫防御功能的障碍,亦可导致瘢痕组织癌变的发生[6]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1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