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皮瓣在肢端缺损创面修复中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076KB,2页)。
手指及足趾由于皮肤不易移动,缺乏延展性,故伤口不易对合,缝合困难。伤口的愈合也主要是以结缔组织增生的瘢痕取而代之,既影响手的功能,又有碍于手的美容[1]。笔者自2008年3月以来,应用“风筝”皮下蒂皮瓣(the kite flap on a subcutaneous pedicle)[2]修复手指及足趾中小面积缺损创面23例,获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共23例患者,男性15例,女性8例,年龄11~63岁,平均36岁。皮肤缺损由切除寻常疣所致者10例,血管瘤6例,感染性肉芽肿4例,瘢痕3例。缺损位于手指者17例,足趾者6例。缺损最小0.5cm×1cm,最大1cm×1.5cm。
2手术方法
术前常规照相,按病变组织形态以美蓝标记切除范围,均设计为圆形或椭圆形。并于缺损邻近部位,避开指(趾)固有神经、血管,设计纵向或横向三角形“风筝”皮瓣,皮瓣长径与缺损直径为1:1或1.5:1,以2%碘酊固定。常规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作指(趾)根浸润麻醉,并以橡皮圈作指(趾)根止血带止血。沿病变组织边缘切除病变组织,仔细止血。全层切开三角形皮瓣皮肤,以皮瓣两侧皮下组织为蒂,在皮瓣两侧皮下以及深筋膜浅层充分剥离,并作三角形皮瓣尖端皮下组织的离断,以增加三角形皮瓣向缺损推进的距离,形成以两侧皮下组织为蒂的双蒂三角形“风筝”皮下蒂皮瓣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7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