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吸切法治疗副乳的术式探讨
第1页 |
参见附件(1313KB,2页)。
我科于2002~2010年应用电子吸脂机吸切法治疗副乳216个,现将方法及愈后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118例,216个副乳,全部为女性,年龄18~58岁。其中双侧副乳98人,单侧20人。有完整乳头者31例。均表现为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腋下胀痛,92例为生育后妇女(其中36例副乳存在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26例为未婚。89个患者的女性家族有遗传病史。
1.2 术前准备:①常规查体:全身查体,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胸透及心电图;②专科检查:副乳的大小,分布范围,是否有乳头乳晕。副乳的性质,是以脂肪为主还是以乳腺组织为主,有无乳腺增生;③特殊检查:副乳钼靶照相,明确诊断,判断有无腺体增生及增生程度,排除副乳肿瘤及腋部淋吧结肿大等疾病。
1.3 手术方法:①用美蓝标记副乳范围及微切口线,常规消毒,铺无菌巾;②按250ml生理盐水加2%的利多卡因15ml,肾上腺素0.5mg配制肿胀麻醉液;用肿胀麻醉液局部肿胀麻醉用“美蓝”标记的副乳范围及微切口线;③在腋中皱襞上选适当的位置做1cm的皮肤小切口,用电子吸脂机彻底吸除副乳内的脂肪组织;吸脂的同时,用吸脂管在腋部深筋膜上尽可能彻底的钝性分离副乳腺组织;④通过皮肤小切口,用血管钳牵出条索状的乳腺组织,剪除其同皮肤的联系,彻底清除美蓝标记范围内的副乳腺体组织;有乳头乳晕时一次切除,美容缝合;⑤生理盐水冲洗伤口,观察无活动性出血后,用“6-0”的美容线缝合伤口,双侧腋部加压包扎。部分病例术后放置负压吸引管。术后7天拆线。
1.4 结果:216个副乳术后212个伤口愈合良好,4个出现切口愈合不良;3个术后72h内出现血肿,2个1周内出现血清肿,2个出现小片皮肤局灶性坏死。以上11个出现并发症者后经处理全部愈合。216个副乳术后病理均证实为正常的乳腺组织或增生的乳腺腺体组织。198个副乳微创吸切术后患者1~6年以上随访,腋部皮肤外观及形态良好,切口痕迹不显,功能正常,无副乳复发(如图1)。
2讨论
2.1 副乳好发于中青年女性,是一种先天性畸形,不是一种乳腺病,其发病率约为1%~3%[1]。解剖结构上,副乳无包膜,位于皮下深浅筋膜之间,大部分以脂肪组织为主,有少量发育不全的乳腺腺体组织。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副乳腺及周边的脂肪组织,手术创伤大,术后较长时间内保持双上肢上抬,局部加压,恢复时间长,切口难以Ⅰ期愈合,且手术后的瘢痕不仅影响外观,甚至还影响双上肢的功能。微创吸切法治疗副乳是根据副乳的解剖结构及组织形态,应用吸脂技术及手术技巧而设计的一种手术方法。它最大的优点是简化了手术过程,最大限度的保持了腋部皮肤的完整性。为了保证手术效果,手术切口以可容1横指为宜,便于术中探查副乳腺组织是否吸除干净。本组资料94例,161个副乳中136个微创吸切术后患者1~6年随访腋部皮肤外观及形态良好,与月经周期相关的腋下胀痛感消失。36例副乳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症状的患者,腺体增生所出现的症状全部消失。证明微创吸切法治疗正常副乳及有乳腺增生的副乳均安全可行。
2.2 临床常见的副乳多位于侧胸壁偏腋部, 副乳组织同正常的乳腺组织一样,位于深浅筋膜之间[2],微创吸切副乳时,手术操作均应在腋部深筋膜之上操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损伤腋部重要血管神经的可能。常见的并发症是:血肿、血清肿、切口愈合不良、皮肤局灶性坏死。出现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术中操作不良所造成。血肿是由于在盲视下锐性分离副乳基底部太多,损伤深筋膜上的小动、静脉,又没缝扎止血所造成的。对于血肿预防的主要措施是:①术中尽可能减少皮下盲目锐性分离;②包扎前冲洗创腔,查无出血后才可关闭切口;③对于副乳较大者,术后尽可能放置引流管,减少血肿形成。血清肿是腋部加压包扎固定不良或解除过早,皮下腔隙渗出液积存形成。切口愈合不良主要是缝合时皮缘对合不良,相互重叠。造成皮肤局灶性坏死的原因主要是副乳腺体组织同皮肤锐性分离时损伤皮肤真皮过度。本组微创吸切法治疗副乳所出现的并发症,笔者认为只要解剖层次清楚,操作仔细, 包扎固定良好, 所出现的并发症是可防可控的。
2.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腋部形态美也逐渐被追求。微创吸切法治疗副乳的同时也可对因脂肪堆积、形态不良的腋部各壁进行吸脂整复,使副乳微创吸切后,腋部形态更加完美。
2.4 术后局部康复功能锻炼是保证腋部外观形态的重要一环。微创吸切法治疗副乳愈合后,腋部常出现多余皮肤打皱,皮下发硬,上肢上举牵拉痛。早期功能锻炼,均匀分布腋部多余的皮肤是愈后康复的主要内容。本组病例,一般术后10天开始功能锻炼及皮肤恢复。上举上肢到正常位置,按摩分布均匀腋部多余的皮肤,3月后腋部皮肤的形态、色泽、弹性基本可达到正常水平。
总之, 微创吸切法治疗副乳安全可行,同传统手术方法比较,在安全、疗效、费用、外观上均有明显的优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1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