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角质层的相关屏障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进展(2)
1.2.2 域镶嵌结构模型(Domain Mosaic Model):20世纪90年代初,针对角质层屏障结构,Forslind[22]提出了“域镶嵌结构模型”。在此模型中,细胞间脂质基质的非连续性层状晶体结构嵌入连续性液态晶状结构。在很大程度上,角质层细胞间脂质的下层部分是处于液晶态的,其上层部分在标准环境空气湿度小于90%的情况下大多处于晶态或者凝胶状态。此模型充分解释了在空气相对湿度大于90%的情况下,皮肤角质层的水分扩散率呈明显增高趋势,同时也说明了细胞间脂质可能并非完全相同。1.2.3 “Laminglass”结构模型(Laminglass Model):1996年,Pascher[23]针对角质层结构和功能,提出了“Laminglass”模型。该模型认为神经酰胺在其延伸链结构中用于组成晶状单层,同时鞘氨醇和脂肪酸部分用于组成两组结构紧密的烃链基质,呈正交分子组成。余下脂质用于组成单独而有序的富有胆固醇的液晶相,直接接触疏水的神经酰胺单层。因此该结构兼有低透水性、相当的屈弹性和对物理应力高阻性的特点。
1.2.4 “三明治”结构模型(Sandwich Model):Bouwstra等[24]提出“三明治”结构模型,认为位于中央部位的含有不饱和亚油酸、神经酰胺5和胆固醇的液态脂质单层直接接触由余下神经酰胺所组成的两个晶状层的疏水部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