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189401
红唇双叶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日 卫裴,梁杰
第1页

    参见附件(2286KB,3页)。

     4.2 双叶瓣法修复颜面部及肢体其他部位皮肤软组织的缺损均已获得稳定的效果。龙剑虹[8]曾尝试用白唇双叶瓣法修复唇裂术后继发唇部畸形,效果肯定;后有宋涛[6]等用单侧红唇粘膜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术后随诊效果确切。现笔者在上述方法的基础上,应用改良的红唇双叶瓣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的红唇畸形,效果确切。

    4.2.1利用皮瓣蒂部猫耳重塑唇珠外形:在手术设计的过程中,蒂部的设计很关键。蒂部的位置及旋转角度影响到唇珠的位置及外形。术中事先要目测估计与上唇相匹配的唇珠的位置及外形,尽力保证在旋转A瓣修复红唇薄弱侧时,旋转形成的猫耳刚好落于唇珠处,以便重塑唇珠外形。

    4.2.2合理利用瘢痕组织瓣加强唇珠形态:无论是唇裂I期修复术,还是唇裂术后继发畸形修复术,一个很重要原则就是要爱惜组织,尽量少切除组织。在该术式中笔者不仅没有切除、浪费任何组织,而且还可以充分的利用唇裂I期修复时遗留的瘢痕组织。首先,笔者利用了红唇切迹处纵向瘢痕组织旋转来填充薄弱侧红唇不足。其次,当A、B瓣做相应的旋转后,如果上唇切迹或唇珠组织量不足,切迹不能完全修复,我们可设计利用蒂部在红唇缘附近的白唇瘢痕瓣,去除瘢痕组织表层皮肤,保留皮下组织及肌层内的瘢痕,形成一蒂在下方的含皮下、肌层瘢痕的组织瓣。然后在红唇缘附近打隧道,向下内方旋转瘢痕组织瓣,充分修复红唇切迹,加强唇珠形态。

    4.2.3组织“相容性”上下唇均可以分成3部分:皮肤部(也叫白唇)、红唇部(俗称干唇)、粘膜部(俗称湿唇)。各部分都有其特定的生理解剖位置,各司其职。在双叶瓣的设计、旋转固定中我们也充分的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如我们将A瓣插入薄弱区的位置选择在干、湿唇交界偏向湿唇侧,保证取自湿唇侧的组织最终仍定位于湿唇区域。同法设计B瓣,并旋转B瓣于A瓣供区。旋转各瓣于其正常的生理解剖部位,保证其正常发挥生理功能,避免带来干湿唇异位带来的湿唇表皮剥脱等不良反应,对维持其正常生理解剖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4.2.4超长宽比例红唇双叶瓣的设计:通常双叶瓣皮瓣长宽比例在1:1~2.5:1,比例过大皮瓣有缺血坏死可能[9]。但红唇粘膜处血运较丰富,且笔者在设计皮瓣时有意带上浅层口轮匝肌,既不影响原口轮匝肌功能,又有助于提高红唇瓣血运,因此可设计超长宽比例的皮瓣。在利用红唇双叶瓣法修复唇裂术后畸形的病例中,笔者为增加修复组织量,曾设计最大长宽比例为5:1~6:1,且未发现皮瓣有坏死改变,术后修复效果满意。

    红唇双叶瓣的设计相对比较灵活,且可以最大程度的满足修复红唇畸形的需要。同时,红唇双叶瓣来自于红唇,术中选择质地、色泽、厚度一致的红唇皮瓣修复红唇畸形,不仅可以达到简单的畸形修复目的,而且还具有重要的形态再造价值,可以达到最理想的修复效果。

    总之,应用红唇双叶瓣法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是较好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效果满意是可行的较理想的修复方法,值得推广。但是,不论采用何种红唇修复方法来修复红唇畸形,都难以达到红唇天然的美学形态,因此唇裂I期手术的设计和操作对红唇外形具有很大的影响。在唇裂I期手术设计上必须遵循上唇的生长发育规律,将健、患侧上唇的差异缩小到最小,为唇裂II期修复创造较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柳大烈,艾玉峰.美容外科学[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269.

    [2]成 铤,赵 敏,戚可名,等.唇裂术后继发畸形患儿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4,20(3):194.

    [3]Talmant JC.Nasal malformations associated with unilateral cleft lip[J].Scand J Plast Reconstr Hand Surg,1993,27(3):183.

    [4]李海东,尹宁北.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整复[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0,24(02):103-105.

    [5]荀文兴,邹敬才.Abbe瓣修整单侧唇裂术后上唇过紧畸形[J].中国美容医学,2008,17(6):850-851.

    [6]宋涛.红唇粘膜瓣修复单侧唇裂术后继发红唇畸形[J].中国美容医学,2010,19(6):843-845.

    [7]Mitsukawa N,Hosaka Y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286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