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根分叉病变的综合保存治疗技术的探讨(1)
根分叉形态通常出现在上颌磨牙、下颌磨牙和上颌双尖牙,也可出现在多根牙的前牙、尖牙和下颌前磨牙中。根分叉病变是指牙周炎的病变波及多根牙的根分叉区,在该处出现牙周袋、附着丧失和牙槽骨破坏,可继发于牙周炎、牙髓炎和根尖周的病变。由于磨牙根分叉部位解剖结构的复杂与多变,造成了该部位病变治疗的特异性,加之致病因素复杂,病变破坏程度不同,给临床治疗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目前,根分叉病变的治疗方法较多[1]。对于早期Ⅰ、Ⅱ度根分叉病变,应以清除病变区牙根面牙石、菌斑为主,并通过翻瓣术等方法,形成较好的局部解剖外形,疗效较佳。对于下颌磨牙根分叉区Ⅲ、Ⅳ度病变或龋坏至髓底等,局部深牙周袋不能消除者;对根分叉病变严重、会造成髓底薄弱甚至穿通,但患牙的根部牙体组织却相对健康和完整,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和牙周治疗后可考虑分根术[2-3]。本文将重点对综合保存治疗方法综述如下。1 根分叉区的解剖生理特点与根分叉病变
根分叉区是牙体组织一个复杂的区域,磨牙髓室底有副根管,在根分叉部形成开口,而成为引流牙髓感染的通道。多根牙颈部发生的釉突,使牙周炎症容易由此进入根分叉区,且治疗中新的再附着难于形成。根柱较短根分叉开口较高,釉牙骨质交界距根分叉区较近,牙冠外形异常,不利于食物溢出,而向根分叉部推进或嵌塞,菌斑易积聚。约有1/2的磨牙根分叉区入口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