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333934
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效果的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1日 韦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了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口腔颌面外科手术血流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我院于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240例,按照随机分组法随机分为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S组)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组(F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不同时期舒张压(DBP)、收缩压(SBP)、心率(HR)、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和血糖(Glu)的变化。结果:与T0时比较,两组患者T1、T2、T3和T4时DBP、SBP、HR、NE、Cor和Glu均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而F组变化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2、T3和T4时DBP、SBP、HR、NE、Cor和Glu均较S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符合丙泊酚用于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时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机体应激反应弱,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口腔颌面手术;舒芬太尼;芬太尼;血液动力学;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7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9-1513-03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希望在安全和舒适的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同时由于手术部位的特殊性,因此大部分口腔颌面手术患者采用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法进行麻醉[1-2]。但是气管插管可强烈刺激交感-肾上腺系统活性增加,导致患者出现血液动力学剧变和应激反应,增加了手术的危险性,同时也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产生了影响,因此选择合适的镇静剂对降低患者血液动力学改变和应激反应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3]。我院于2006年1月~2011年1月比较分析了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口腔颌面手术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和应激反应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于2006年1月~2011年1月共收治口腔颌面外科全麻手术患者240例。入选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②无阿片类药物过敏史者;④无肝肾功能或凝血功能异常者;③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合并症者;④无精神异常者;⑤非哺乳或妊娠期妇女;⑥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上述条件的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随机分为两组。S组和F组。S组120例(男72例,女48例),年龄27~63岁,平均(42.1±11.8)岁,体重45~80kg,平均(62.4±14.7)kg,手术时间70~150min,平均(120.5±21.8)min;ASA分级:Ⅰ级61例,Ⅱ级59例;手术类型:腮腺手术35例;颌骨骨折手术31例;唇颊腭肿物手术22例;颌骨病变手术18例,其他14例。F组120例(男70例,女50例),年龄29~65岁,平均(42.9±12.1)岁,体重45~77kg,平均(62.1±13.8)kg,手术时间65~150min,平均(124.9±23.4)min;ASA分级:Ⅰ级58例,Ⅱ级62例;手术类型:腮腺手术38例;颌骨骨折手术30例;唇颊腭肿物手术22例;颌骨病变手术16例,其他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重、ASA分级以及手术类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麻醉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经鼻盲探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麻醉前30min肌肉注射阿托品0.01mg/kg和咪唑唑仑1mg,入室后开放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式注射液,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和心率变化。诱导前做环甲膜穿刺,以1%的利多卡因喷雾行表面麻醉。麻醉诱导:S组微量泵持续静脉输注丙泊酚1.5mg/kg和舒芬太尼0.4μg/kg;F组静脉输注丙泊酚1.5mg/kg和3μg/kg芬太尼。3min后将导管经鼻后孔插入气管。术中两组患者间断性给予肌松药维库溴铵0.05mg/kg和吸入异氟醚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给肌松药维库溴铵,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给丙泊酚、舒芬太尼和芬太尼。

    1.3监测和指标观察:采用惠普多功能监护仪连续监测DBP、SBP、HR,SpO2,记录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5min(T3)和拔管后5min(T4)的DBP、SBP、HR、NE、Cor和Glu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NE采用高效液相进行测定;Cor采用放免法测定;Glu采用己糖激酶法测定。

    1.4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s表示,计量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血液动力学变化:结果如表1所示,F组T1、T2、T3和T4时DBP、SBP和HR较T0时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T1、T2、T3和T4时DBP、SBP和HR较T0时有一定程度升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T1、T2、T3和T4时DBP、SBP和HR较S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应激激素变化:结果如表2所示,与T0时比较,F组T1、T2、T3和T4时NE、Cor和Glu水平显著升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36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