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21期 > 正文
编号:12332157
影响下颌骨轮廓解剖分区的三维重建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王竞鹏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笔者定点的考虑在于:①按照解剖分区,用1cm作为间隔单位,更符合解剖研究的要求,便于术前诊断和设计、术中定位、术后效果评价等;②测量各点下颌骨与外板厚度后,可以将各点按照分区来综合,得到各区的下颌骨与外板厚度平均值。从而完成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过渡。有利于较为全面的认识各区、各点的下颌骨与外板厚度,也可以其变化规律为生物力学、下颌骨骨折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15-17]。

    从测量结果来看,下颌骨升支后缘的下颌骨厚度并非一致,越接近下颌骨髁突下越厚,越接近下颌骨下颌角区越厚。下颌骨下缘的下颌骨厚度呈现一定的规律,从下颌角向前渐厚,然而最厚点并不是出现在斜线与下颌骨下缘融合处,而是出现在斜线与下颌骨下缘融合处后方附近。H点的下颌骨厚度大于G点的下颌骨厚度。从G点向前厚度又减小。C点、E点的下颌骨厚度大于D点的下颌骨厚度。下颌角点(D)下颌骨内没有骨松质,为下颌骨外板与内板直接融合。这与文献报道[15-17]和笔者临床观察一致。也可能与各点所承受的应力不同。关于各点所承受的应力为何不同,以及与下颌骨厚度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对于各点的下颌骨厚度测量结果(D点除外),因为定点的不同无法与文献报道进行比较。下颌角点(D点)的下颌骨厚度与文献报道[18]基本一致。

    下颌骨升支后缘的下颌骨外板厚度并非一致,越接近下颌骨髁突越厚,越接近下颌骨下颌角区越厚。这可能于此处外板所承受的应力大小不同所致。此规律与临床观察一致。下颌骨下缘的外板厚度呈现一定的规律这与下颌骨下缘的下颌骨厚度的规律相似,从下颌角向前渐厚,然而最厚点也并不是出现在斜线与下颌骨下缘融合处,而是出现在斜线与下颌骨下缘融合处后方附近。H点的外板厚度大于G点。从G点向前厚度又减小。下颌骨斜线区的外板厚度存在一定的规律, H点、J点、K点外板厚度渐厚。也可能与各点所承受的应力不同。关于各点所承受的应力不同为何不同,以及与下颌骨外板厚度的关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下颌角肥大患者多下颌骨过度发育[8-9],也就是说下颌角肥大的患者下颌骨和外板厚度至少应大于以上正常成年女性的测量结果。笔者的测量结果将有利于判断截骨线处的下颌骨厚度,有助于手术器械(摆动锯、裂钻等)的选择[19]。有利于临床上术前预判手术效果和术后效果评价。通过外板的处理,由于骨膜的存在,外板会再生重塑。有研究表明,下颌骨外板处理可以显著减少下颌角厚度,达到治疗目的,然而下颌骨外板重塑过程中影响因素很多如饮食习惯、咀嚼习惯等[20]。

    有文献报道[8]对下颌角肥大患者术前、术后下颌弓角度的比较,得出由于斜线区等下颌骨外板的磨削术使得术后下颌弓角度比术前明显变小,假设再生重塑的外板厚度很薄厚度可忽略不计,那么正常成年女性下颌骨升支后缘、下颌骨下缘、斜线区最大缩窄量平均分别约为0.5cm、0.7cm、1cm。下颌角肥大患者在这些区域最大缩窄量应大于正常成年女性。在斜线区上中部、下颌骨下缘斜线与下颌骨下缘融合处附近缩窄量可能更大,因为这些区域的下颌骨外板厚度平均值大于其所在区的平均值。李慧超等[8]对于下颌骨外板处理的必要性给予了关注。

    综上所述,在下颌角肥大整形手术时,下颌角截骨术和下颌骨外板的处理已经成为重要的手术方式。对于包括下颌骨升支部分后缘、下颌角、部分下颌骨下缘的连续性长弧线截骨术将使下颌骨侧面轮廓更加流畅,对于下颌骨升支后缘等区域的外板处理将有效缩窄下颌骨正面轮廓。通过对影响下颌骨轮廓主要解剖区域的测量研究,有力证明了下颌角肥大整形术普遍采用的下颌角连续性长弧线截骨术和下颌骨外板的处理相结合的手术方法是符合正常下颌骨解剖生理特点的。在下颌骨外板的处理上主要有外板磨削术和矢状劈开截骨术两种[21-24]。笔者临床上下颌角肥大整形术中常采用下颌骨外板磨削术,取得了良好的手术效果[10,21]。如果下颌骨外板处理时更多的关注主要影响下颌骨轮廓的解剖区域,并对其着重处理,将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HWANG K,LEE DK,LEE W J,et al.A split ostectom y of mandibular body and angle reduction[J].J Craniofac Surg,2004,15(2):341-346.

    [2]张余光,杨 军,王丹茹,等.女性下颌角肥大截骨范围的量化及手术方法的选择[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7,18(1):6-8.

    [3]吴汝康.人体测量方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39-41.

    [4]邵象清.人体测量手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79-95.

    [5]罗 奇,韩路军,张 劲,等.三维重建模拟技术在下颌角缩小整形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9):1272-1274.

    [6]谢卫国,方 震,李长根,等.下颌骨分区截骨术重塑面下部轮廓[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7,23(3):218-220.

    [7]刘成胜,丁 平,黄元生,等.亚单位分区治疗原则在下颌角肥大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4):429-433.

    [8]李慧超,张智勇,吕长胜,等.下颌角肥大女性颅面结构的三维测量[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70-7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10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