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的临床体会(1)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采用肿胀麻醉及脂肪抽吸的方法治疗腋下副乳。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腋下乳腺组织。1例出现血清肿。随访7~14个月,腋窝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未见复发。结论: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
[关键词]副乳;脂肪抽吸;肿胀麻醉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9-0914-03
副乳属于乳房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于腋下。较大的副乳影响腋窝的外观形态,常伴有疼痛不适等症状,多需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瘢痕较明显,切除组织量不易控制,手术创伤较大。我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5月应用脂肪抽吸方法于门诊治疗副乳3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并对手术细节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双侧腋下副乳25例,单侧副乳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48岁,中位年龄43岁。本组所有患者均因副乳体积较大,影响腋窝形态而要求手术矫正。
1.2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副乳的体积、皮肤组织量,检查副乳内有无肿块及肿大淋巴结。结合乳腺B超评估副乳内成分以脂肪为主还是以腺体组织为主,并进一步排除副乳和乳房内病变。35岁以上女性术前应常规行乳腺X线检查。本组病例所有副乳均以脂肪成分为主,术前体检和B超未发现副乳内肿块或肿大淋巴结。
1.3 术前标记: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双手叉腰,标记副乳及脂肪抽吸范围。
1.4 手术方法:①取平卧位,上肢外展;②于标记范围内均匀注射肿胀液(肿胀液配置方法:生理盐水500ml+利多卡因300mg+肾上腺素0.5mg)至局部充分肿胀;③于副乳下界腋中线位置取3mm皮肤切口,用2.5mm尖头吸脂针对副乳内脂肪组织进行均匀抽吸,边抽吸边检查皮瓣厚度和副乳形态,直至形态满意;④脂肪抽吸完成后,评估皮肤组织量。如皮肤明显过多,可取腋窝皱襞水平切口3~5cm,适当梭形切除多余的皮肤。切口冲洗后,皮下放置皮片引流,分层缝合切口;⑤术后处理:切口棉垫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24h拔除引流皮片。限制上肢活动1周,术后7~10天拆线。
1.5 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示腋下乳腺组织。其中1例单侧出现血清肿,经抽吸和加压包扎后I期愈合。未出现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患者随访7~14个月,中位随访11个月,腋窝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上肢活动正常,未见复发(图1)。
2 讨论
副乳是一种先天性乳腺发育畸形,多位于腋下,表现为局限性的增厚隆起,质地软,无明确边界。患者常伴有月经前腋下胀痛,妊娠哺乳期副乳增大、形成结节等症状。较大的副乳影响腋窝形态和患者着衣,成为患者要求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少数副乳可发生副乳癌,约占乳腺癌的1%,腋下副乳癌易早期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预后差[1]。目前,治疗副乳的手术方法较多[2-7],但手术微创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2.1 手术适应证和术前沟通:对无症状、体积较小、触诊无结节的副乳可嘱患者定期复查。符合下列情况者可行单纯脂肪抽吸术矫正:①副乳体积较大。体积较小者行脂肪抽吸效果不佳;②B超提示副乳内腺体成分含量较少,以脂肪组织为主。我们认为腺体成分少于25%者行脂肪抽吸的效果较好。有下列情况者不宜行脂肪抽吸术,需行开放性副乳切除术:①副乳内触及肿块或肿大淋巴结者;②伴副乳头溢血者;③术前B超提示副乳内腺体成分较多,超过25%者;④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与乳房内腺体组织位于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之间不同,副乳内腺体组织常紧贴真皮下方,与真皮粘连紧密。B超可见副乳腺位置浅表,与皮肤组织之间呈紧密关系,分界不明显[8]。基于这样的解剖基础,手术很难完全切除副乳内的腺体组织,达到完全缓解胀痛等症状的目的。因此,我们和患者行术前沟通时,强调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腋窝的正常形态。
2.2 手术细节
2.2.1 术前标记:副乳在不同体位时变化较大,术前需取站立位或坐位标记脂肪抽吸范围。术中严格按照术前标记操作。
2.2.2 术中操作:注射肿胀液时,应保证术区均匀注射,并达到充分肿胀的效果,这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抽吸时,左手掌将术区展平,采用2.5mm尖头吸脂针按层次呈扇形进行抽吸。尖头吸脂针使得穿刺变得更加容易。吸脂针不宜过粗。避免操作层次过深,防止损伤腋窝血管神经。抽吸过程中,注意观察术区形态和皮瓣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注意双侧对称。皮肤对捏厚度以1cm左右为宜,不宜过薄。副乳边缘可通过吸脂与周围形成平滑的过渡。吸脂完成后需评估皮肤组织量。多余的皮肤一般可在术后自行回缩,多数患者无需切除。如皮肤确实过多,且弹性较差,可适当行梭形切除。切口应局限在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皮肤切除宁少勿多,防止瘢痕增生和影响上肢功能。
2.2.3 术后处理:确切的加压包扎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术区用棉垫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固定。上肢保持轻度外展,保证术区皮肤平整,有利于腋窝塑形。放置皮片引流,限制上肢活动7~10天,可有效降低血肿、血清肿的发生。
2.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常见的并发症有:血肿、血清肿、皮肤坏死、局部凹凸不平、切口感染等。腋窝重要的血管神经较多,术中忌进入深筋膜层。同时注意脂肪抽吸层次不宜过浅,皮下应保留约0.5cm脂肪层,防止术后局部凹凸不平。腋窝皮肤菲薄,如切除多余皮肤,缝合时应注意切口对合整齐。皮肤切除不宜过多,以免术后影响上肢的外展功能。引流和良好的加压包扎,有利于腋窝塑形,降低血肿和血清肿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
2.3 脂肪抽吸治疗副乳的优点
2.3.1手术在门诊局麻下进行,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肿胀麻醉中利多卡因的浓度最低250mg/L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9],最大安全剂量可达35mg/kg[10],远超过其常规使用极量400mg。在肿胀液中加入肾上腺素,即可减少术中出血,又可延缓利多卡因的吸收,提高安全性,延长麻醉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
陈飞 王凤良 殷虹 刘小丰 杲圣 陆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采用肿胀麻醉及脂肪抽吸的方法治疗腋下副乳。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腋下乳腺组织。1例出现血清肿。随访7~14个月,腋窝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未见复发。结论: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
【关键词】 副乳 脂肪抽吸 肿胀麻醉
【分类号】R622
副乳属于乳房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于腋下。较大的副乳影响腋窝的外观形态,常伴有疼痛不适等症状,多需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瘢痕较明显,切除组织量不易控制,手术创伤较大。我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5月应用脂肪抽吸方法于门诊治疗副乳3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并对手术细节 (陈飞 王凤良 殷虹 刘小丰 杲圣 陆澄)
[关键词]副乳;脂肪抽吸;肿胀麻醉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09-0914-03
副乳属于乳房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于腋下。较大的副乳影响腋窝的外观形态,常伴有疼痛不适等症状,多需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瘢痕较明显,切除组织量不易控制,手术创伤较大。我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5月应用脂肪抽吸方法于门诊治疗副乳3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并对手术细节进行探讨。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其中双侧腋下副乳25例,单侧副乳7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32~48岁,中位年龄43岁。本组所有患者均因副乳体积较大,影响腋窝形态而要求手术矫正。
1.2 术前评估:术前评估副乳的体积、皮肤组织量,检查副乳内有无肿块及肿大淋巴结。结合乳腺B超评估副乳内成分以脂肪为主还是以腺体组织为主,并进一步排除副乳和乳房内病变。35岁以上女性术前应常规行乳腺X线检查。本组病例所有副乳均以脂肪成分为主,术前体检和B超未发现副乳内肿块或肿大淋巴结。
1.3 术前标记:患者取站立位或坐位,双手叉腰,标记副乳及脂肪抽吸范围。
1.4 手术方法:①取平卧位,上肢外展;②于标记范围内均匀注射肿胀液(肿胀液配置方法:生理盐水500ml+利多卡因300mg+肾上腺素0.5mg)至局部充分肿胀;③于副乳下界腋中线位置取3mm皮肤切口,用2.5mm尖头吸脂针对副乳内脂肪组织进行均匀抽吸,边抽吸边检查皮瓣厚度和副乳形态,直至形态满意;④脂肪抽吸完成后,评估皮肤组织量。如皮肤明显过多,可取腋窝皱襞水平切口3~5cm,适当梭形切除多余的皮肤。切口冲洗后,皮下放置皮片引流,分层缝合切口;⑤术后处理:切口棉垫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术后24h拔除引流皮片。限制上肢活动1周,术后7~10天拆线。
1.5 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均示腋下乳腺组织。其中1例单侧出现血清肿,经抽吸和加压包扎后I期愈合。未出现皮下血肿、切口感染及皮肤坏死。术后患者随访7~14个月,中位随访11个月,腋窝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上肢活动正常,未见复发(图1)。
2 讨论
副乳是一种先天性乳腺发育畸形,多位于腋下,表现为局限性的增厚隆起,质地软,无明确边界。患者常伴有月经前腋下胀痛,妊娠哺乳期副乳增大、形成结节等症状。较大的副乳影响腋窝形态和患者着衣,成为患者要求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少数副乳可发生副乳癌,约占乳腺癌的1%,腋下副乳癌易早期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预后差[1]。目前,治疗副乳的手术方法较多[2-7],但手术微创化已成为发展趋势。
2.1 手术适应证和术前沟通:对无症状、体积较小、触诊无结节的副乳可嘱患者定期复查。符合下列情况者可行单纯脂肪抽吸术矫正:①副乳体积较大。体积较小者行脂肪抽吸效果不佳;②B超提示副乳内腺体成分含量较少,以脂肪组织为主。我们认为腺体成分少于25%者行脂肪抽吸的效果较好。有下列情况者不宜行脂肪抽吸术,需行开放性副乳切除术:①副乳内触及肿块或肿大淋巴结者;②伴副乳头溢血者;③术前B超提示副乳内腺体成分较多,超过25%者;④有乳腺癌家族史者。
与乳房内腺体组织位于浅筋膜浅层和深层之间不同,副乳内腺体组织常紧贴真皮下方,与真皮粘连紧密。B超可见副乳腺位置浅表,与皮肤组织之间呈紧密关系,分界不明显[8]。基于这样的解剖基础,手术很难完全切除副乳内的腺体组织,达到完全缓解胀痛等症状的目的。因此,我们和患者行术前沟通时,强调手术的主要目的是恢复腋窝的正常形态。
2.2 手术细节
2.2.1 术前标记:副乳在不同体位时变化较大,术前需取站立位或坐位标记脂肪抽吸范围。术中严格按照术前标记操作。
2.2.2 术中操作:注射肿胀液时,应保证术区均匀注射,并达到充分肿胀的效果,这是手术成功的前提。抽吸时,左手掌将术区展平,采用2.5mm尖头吸脂针按层次呈扇形进行抽吸。尖头吸脂针使得穿刺变得更加容易。吸脂针不宜过粗。避免操作层次过深,防止损伤腋窝血管神经。抽吸过程中,注意观察术区形态和皮瓣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注意双侧对称。皮肤对捏厚度以1cm左右为宜,不宜过薄。副乳边缘可通过吸脂与周围形成平滑的过渡。吸脂完成后需评估皮肤组织量。多余的皮肤一般可在术后自行回缩,多数患者无需切除。如皮肤确实过多,且弹性较差,可适当行梭形切除。切口应局限在腋前线和腋后线之间。皮肤切除宁少勿多,防止瘢痕增生和影响上肢功能。
2.2.3 术后处理:确切的加压包扎对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术区用棉垫覆盖,弹力绷带加压固定。上肢保持轻度外展,保证术区皮肤平整,有利于腋窝塑形。放置皮片引流,限制上肢活动7~10天,可有效降低血肿、血清肿的发生。
2.2.4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常见的并发症有:血肿、血清肿、皮肤坏死、局部凹凸不平、切口感染等。腋窝重要的血管神经较多,术中忌进入深筋膜层。同时注意脂肪抽吸层次不宜过浅,皮下应保留约0.5cm脂肪层,防止术后局部凹凸不平。腋窝皮肤菲薄,如切除多余皮肤,缝合时应注意切口对合整齐。皮肤切除不宜过多,以免术后影响上肢的外展功能。引流和良好的加压包扎,有利于腋窝塑形,降低血肿和血清肿的发生率。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上肢功能的恢复。
2.3 脂肪抽吸治疗副乳的优点
2.3.1手术在门诊局麻下进行,麻醉效果好,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肿胀麻醉中利多卡因的浓度最低250mg/L即可达到满意的效果[9],最大安全剂量可达35mg/kg[10],远超过其常规使用极量400mg。在肿胀液中加入肾上腺素,即可减少术中出血,又可延缓利多卡因的吸收,提高安全性,延长麻醉时间,减轻术后疼痛。
------
陈飞 王凤良 殷虹 刘小丰 杲圣 陆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
【摘要】目的:探讨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的手术方法及意义。方法:采用肿胀麻醉及脂肪抽吸的方法治疗腋下副乳。结果:32例患者术后病理证实为腋下乳腺组织。1例出现血清肿。随访7~14个月,腋窝形态良好,切口瘢痕不明显,未见复发。结论:脂肪抽吸治疗腋下副乳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快,效果良好。
【关键词】 副乳 脂肪抽吸 肿胀麻醉
【分类号】R622
副乳属于乳房先天性发育异常,最常见于腋下。较大的副乳影响腋窝的外观形态,常伴有疼痛不适等症状,多需手术治疗。传统开放手术瘢痕较明显,切除组织量不易控制,手术创伤较大。我科于2011年10月~2012年5月应用脂肪抽吸方法于门诊治疗副乳32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并对手术细节 (陈飞 王凤良 殷虹 刘小丰 杲圣 陆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