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观察
第1页 |
参见附件(1806KB,2页)。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口服自拟清热解毒汤,每天1剂,分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55例,口服罗红霉素胶囊 0.15g,每天2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显著。
[关键词]清热解毒汤;肠胃湿热型;寻常痤疮;中医美容
[中图分类号]R758.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4)03-0239-02
2013年1月~2013年6月,笔者科室选用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医院中医外科门诊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按就诊先后顺序,交替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15~37岁,平均(25.18±5.54)岁,病程15天~9年,平均(20.34±27.45)个月;对照组:55例,男26例,女29例,年龄16~39岁,平均(25.35±5.67)岁,病程18天~10年,平均(21.32±25.47)个月。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依据郑筱萸主编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1]中“中药新药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2.1 西医诊断标准:多见于青春期,多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等部位,皮损呈慢性病变过程,以黑白头粉刺、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为特征,伴有皮脂溢出。病情程度按Pillsbur分类法[2]:Ⅰ级:表现为黑头粉刺或炎症性丘疹;Ⅱ级:表现为炎症性皮疹增多和伴有脓疱;Ⅲ级:表现为有结节等深在性炎症性皮损;Ⅳ级:表现为有囊肿和瘢痕。
1.2.2 中医症候诊断标准:符合肠胃湿热证的症候诊断标准。主症:①皮肤油腻,以疼痛性丘疹和脓疱为主;②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次症:①间有结节;②口臭;③便秘;④尿赤 ......
------
沈胡刚 金丽燕 陆明明 顾芳英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昆山市中医医院外四科;
【摘要】目的:观察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口服自拟清热解毒汤,每天1剂,分2次饭后温服;对照组:55例,口服罗红霉素胶囊0.15g,每天2次。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为78.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疗效显著。
【关键词】 清热解毒汤 肠胃湿热型 寻常痤疮 中医美容
【分类号】R275.9
2013年1月~2013年6月,笔者科室选用清热解毒汤治疗肠胃湿热型痤疮患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均为医院中医外科门诊患者,采用系统随机化法,按就诊先后顺序,交替随机分配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27例,女29例,年龄15~37岁,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806KB,2页)。
限于服务器压力,网站部分信息只供爱心会员或有一定积分的注册会员流览。
此 pdf全文 需要 5 积分(免费注册登录后每天可以领取10个积分)。
用户名: |
|
密 码: |
|
忘了密码 |
如果您还不是100md.com会员,欢迎 免费注册,
如果您想获得积分,点击这里 查看积分规则。
如果您有实力支持百拇发展,欢迎 爱心捐助 。
如果您想订购杂志,请直接与《中国美容医学》编辑部联系。
微信文章
关注百拇
评论几句
搜索更多
推存给朋友
加入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