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4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635420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应用(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4年第22期
     2.2 手术步骤:受术者取平卧位,双上肢外展、固定,手术在静脉麻醉下实施。用已消毒橡皮胶管绷紧乳房基底部,使皮肤绷紧。分别在内、外两环作切口,深达真皮浅层,用滚轴取皮刀去除内外环之间的表皮,形成真皮帽。沿外环线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到达乳腺被膜,松解开橡胶管。沿外环切口上下在乳腺被膜上作适当分离以暴露乳腺上下极,于乳腺腺体表面上下垂直方向各设计一个反向“V”形腺体瓣。“V”形瓣的顶点位于内环切口缘,其大小根据乳房肥大的情况具体灵活设计。切除“V”形瓣内的乳腺组织,对乳腺基底稍作分离后用1号丝线将乳腺拉拢缝合。将真皮帽与乳腺基底筋膜紧密缝合并固定于胸大肌筋膜,适当修剪乳房皮下脂肪,创面彻底止血后,用生理盐水冲洗术野,放置负压引流管并妥善固定。用3-0号可吸收线沿外环内侧在真皮层行连续荷包缝合,缝合后慢慢收紧缝线至接近乳晕大小,确保乳晕的环形皱襞均匀细密。用5-0可吸收线于切口皮下行间断缝合,最后用3-0丝线于切口皮肤行间断缝合。

    2.3 术后处理: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根据引流液的情况酌情于术后第2天进行第1次更换敷料,并拔除负压引流管;术后第7天行第2次更换敷料;术后第10天左右行间断拆线,术后2周左右完全拆除缝线;术后1月开始行乳房按摩、理疗;并在术后6个月内应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乳房。

    3 结果

    本组56例112侧轻、中度肥大乳房行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行乳房肥大整形术,每侧切除腺体及脂肪组织156~348g,平均214g。所有受术者均未出现乳头、乳晕或乳房皮肤坏死、脂肪坏死、血肿、感染、增生性瘢痕。54例110侧切口Ⅰ期愈合, 2例各1侧分别于术后第14、15天出现切口裂开,经减张处理后行Ⅱ期缝合,切口愈合良好。5例因瘢痕增宽,于半年后再行手术切除部分乳腺、脂肪组织及瘢痕,效果较好。术后随访3~18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乳晕周围皮肤皱褶于术后3~6个月逐渐展平。所有受术者乳房外形基本对称, 乳头、乳晕感觉良好(图3A、3B)。

    4 讨论

    许多学者对乳房肥大整形术进行了深入研究,虽然手术方法不同,但基本原则是要维持良好的外形和持久的效果,以及保证乳头、乳晕的血供和神经功能[2]。倒“T”切口下蒂法、垂直切口乳房缩小成形术等都是经典的乳房缩小术式,虽然在矫正乳房肥大的效果肯定,但由于瘢痕多且明显,受术者难以接受,现较少用。笔者采用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最大程度上遵循了乳房肥大整形的基本原则,重塑后乳房形态美观,切口瘢痕隐蔽,并保护了乳头的感觉及泌乳功能,术后效果较满意。

    4.1 双环法结合双“V”形乳腺切除法在乳房肥大整形术中的特点:①切口设计简单、灵活,易操作;②真皮帽能保证乳头、乳晕复合组织真皮下血管网不被破坏,从而进一步保证了乳头、乳晕的血供,避免乳头、乳晕的坏死[3];③“V”形切除乳腺拉拢缝合后的腺体呈圆锥形位于乳房基底中下部,可最大限度的保留剩余腺体内的血液供应[4];④该术式保留乳房两侧及外下的腺体,保留了乳房第4肋间神经的外侧皮支,保留了乳头、乳晕的感觉功能[5];⑤术中对腺体进行“V”形放射状切除,对乳腺导管破坏最小,对乳腺的泌乳功能也影响较小,且易于重塑乳房形状[6];⑥乳房外环切口收拢后能被乳晕遮盖,瘢痕隐蔽[7];⑦对于重度乳房肥大整形时,因外上象限切除组织较多,乳腺残端外侧张力太大,拉拢缝合较困难,术后乳房外形扁平,形态不佳,因此该术式较适用于轻、中度乳房肥大及下垂的矫正[8]。

    4.2 术后并发症及处理

    4.2.1 乳头、乳晕坏死:乳头、乳晕坏死的原因主要有:①对乳头、乳晕周围的皮肤分离过多,会破坏皮肤对乳头、乳晕的血液供给;②在切除腺体时,连同深面的胸肌筋膜一同切除,破坏了腺体前、后血管网对乳腺的血供,导致附着在腺体上的乳头、乳晕的坏死;③切口过深或电刀的电力过强,也会破坏皮下血管网对乳头、乳晕的血液供给,造成乳头、乳晕的坏死[9];④术后加压包扎过紧。为防止乳头、乳晕的坏死,可采取的预防措施有:应尽量保留乳晕周围的真皮帽面积;掌握乳房的血供特点;减少电刀的使用;加压包扎松紧要适度。乳头、乳晕坏死的处理措施是:待坏死组织完全脱落后,应用小阴唇皮肤游离移植。

    4.2.2 缝合切口裂开:切口裂开的原因主要有:①由于皮肤切除过多或缝合过紧,切口张力过大所致;②在真皮帽形成过程中,表皮去除不彻底,残留的皮脂腺影响了切口的愈合。预防措施有:切除皮肤时宁少勿多,尽量在无张力下缝合切口;表皮去除要彻底,不能遗留皮脂腺。切口裂开的处理方法:松解切口两侧的皮肤,适当去除部分腺体组织后,行无张力缝合;如为残留的皮脂腺所致,应清除干净表皮的皮脂腺,再重新缝合切口。在本组受术者中有2例各1侧在拆线后出现了切口裂开,主要是由于切口张力过大引起,予去除部分腺体组织后,重新缝合切口,愈合良好。

    4.2.3 血肿形成:血肿的形成一般发生于术后48h内,多表现为局部胀痛、跳痛感。血肿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患者自身凝血功能偏差或处于月经期;②术中止血不彻底;③术后加压包扎过松、过早松解加压绷带或术后活动过多。主要预防措施是:术前要求患者做凝血功能检查,避开经期手术;术中彻底止血,并留置引流管[10];根据术中出血情况可肌注止血药;术后胸部加压包扎,避免出现死腔,并嘱受术者术后减少活动。血肿形成后的处理措施:少量血肿能自行吸收,可不予处理;大量的血肿须拆除缝线,彻底清除血肿及止血后,重新缝合切口。

    4.2.4 脂肪液化:脂肪液化表现为乳房较硬或局部有肿块,穿刺可抽出脂性液体或在切口有脂性液体渗出。脂肪液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对乳房的血管破坏过多;②缝合过紧致脂肪血供受损而坏死液化;③电刀强度过大造成脂肪组织坏死。主要预防措施是:尽量减少血管的损伤;缝合松紧要适当;去除乳腺组织时尽量少用电刀。脂肪液化的处理措施:充分引流液化的脂肪组织。 (甘学文等)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