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6年第6期 > 正文
编号:12876562
《瘢痕美容整形》专栏点评(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3月15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6年第6期
     1.7陈业忠——《Acupulse 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效观察》:作者用Acupulse 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86例,效果不错,从提供的2例照片看,能有这样的美容效果,应当说作者的治疗是成功的。这种疗法在临床上己较普遍,希望作者继续研究。在此也向作者请教:如果对象处于痤疮仍未平息,甚至还伴有增生性瘢痕——带别是在双下颌角区,该如何处理?

    [原稿作者——陈业忠答复:CO2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部分患者通过这种治疗后,痤疮可以减轻,可能与治疗后皮脂腺结构改变等有关,我们图示2例患者治疗后新发痤疮明显好转。如果激光治疗后仍有新起皮疹,可以继续采用外用、内服等综合治疗。因为本文设计的治疗方案是点阵激光治疗,所有观察期间未予其他治疗,下颌角增生性瘢痕将予以“局封+染料激光”方式继续治疗。]

    1.8李卫卫——《烧伤后期瘢痕整形手术应用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临床研究》:此法在烧伤、特别是大面积创面的修复上已有许多成功的报道,本文作者的201例资料,显示取得了较扎实的经验。如果作者能将面颈部治疗的长期结果提供图像,则更能提高本文的挡次。

    1.9周宏——《人工点阵激光修复唇线错位性表浅性瘢痕一例报告》:所报道仅一例,资料较单薄,但可作为临床经验交流,供同行参考。

    1.10肖永强——《脂肪干细胞在皮肤组织工程中的研究应用进展》:是一篇收集资料较新、较全面的综述。很有参考价值。

    1.11闫艺之——《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最新探索》:此综述内容较全面,有几篇与本综述有关的资料对此文进行补充,可供读者全面了解该主题参考:

    2.本组稿件不足之处

    正如蔡教授指出的那样:“由于本期稿件全部都是作者的自由投稿,因此有关瘢痕美容整形的基础研究、瘢痕的微等离子体(Plasma)治疗、瘢痕的放射治疗进展等内容较少,望在以后的组稿中加以补充。”这组稿件既不是专著,也不是专题学术会议资料,只是作者们在本单位有限的学术水平层面的一些临床经验总结。对于瘢痕、特别是瘢痕疙瘩这个巨大的课题而言,只起添砖加瓦的作用——但是值得肯定的作用。

    3.建议

    借此学习机会,对有关瘢痕、特别是瘢痕防治方面提供几点参考的建议。

    3.1应多借鉴学习国际性的有关瘢痕的研究和见解:在如此浩瀚的瘢痕防治资源中,有没有一个国际性公认的统一方案呢?我通过MEDLINE和EMBASE等检索工具,通过输入关键词:“hypertrophic scar”、“keloids”、“scartreatments”……等,查阅了直至2014年的有关瘢痕防治的最新资料,在大量新的信息中,发现了两篇国际性有关瘢痕防治的指导方案(图2),这两篇资料是(同仁如果感兴趣可查阅):

    3.2对瘢痕疙瘩采取手术治疗时要慎重:我们曾遇到过1例因手术不当引发法律纠纷的病例:某地区一名女性,因预防注射引起左肩区瘢痕疙瘩,当地医师行手术切除,但术后未采取相应措施,术后出现更大的瘢痕疙瘩。到某城市医院,医生采用切除加z成形术,又引发了更大的z形瘢痕疙瘩。为此引发纠纷、对簿公堂(图3)。

    由此可见:瘢痕疙瘩病变在一定范围、采取手术切除是可行的。但如果术后一系列防止再发的措施跟不上,请务必小心,慎重手术。对于某些病变范过大,切除后涉及创面修复(供区可能有限、或可产生另一处病变者)对医生是种挑战。这里有一个特殊的病例提供给大家参考:一名胸前和全身多处瘢痕疙瘩的患者,前胸曾行手术切除后植皮等处理,结果病变越来越大;在供皮区十分馈乏、而且会引发供区病变,更何况一般植皮效果失败的困境下,作者在有限的供皮区,切取小量自体皮,通过实验室培养,将扩展的自体皮移植后,病变得到控制(图4)。为此,作者以同样的方法为一面部严重瘢痕患者手术,再获成功(图5)。

    4.瘢痕动物模型

    病理性瘢痕的防治是一个世人关注的大课题,特别是瘢痕疙瘩的研究更是一个难题。通过全球无数学者的长期努力,在瘢痕防治上取了重大进展。其中,不得不提到瘢痕研究中的动物模型问题。医学的研究离不开动物实验模型,可以说,任何重大医疗技术、药物或各种技术的应用,都是先通过在动物实验成功的前提下,才能应用于临床。然而,动物身上不能产生病理性瘢痕的传统观念,使瘢痕研究长期处于无法深入的困境。直至1997年美国学者Morris在兔耳创面上,发现有与人类病理性瘢痕近似的真皮增生。1998年中国第四军医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通过兔耳实验证实:兔耳创面可以引发与人类增生性瘢痕类似的病理改变后,才有了可供实验的兔耳瘢痕模型。它至今己为国内外学者普遍应用。

    据2014年前的检索资料显示,仅从国内应用兔耳模型发表的文章看,已经获得的全文资料78篇,其中80%文章都直接引用了我科的建立兔耳模型的原始资料,另有部分作者通过引用过我科资料的其它作者的文章间接地引用了本资料。而用“rabbit ear model of hypertrophic scar”进行检索,2013-2016年,查出文献有37篇。然而,当输入“rabbit ear model of keloid”时,只有4篇相关资料,而且没有兔耳产生瘢痕疙瘩的任何资料,说明,兔耳瘢痕疙瘩的动物模型还没有问世,这也是瘢痕疙瘩研究进一步深入的重大缺憾。我十分祈盼有一天一个从兔耳产生的瘢痕疙瘩模型问世。这样,瘢痕疙瘩难治的问题也许会更快地得到解决。

    [收稿日期]2016-06-15

    编辑/张惠娟 (李荟元)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