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7年第5期
编号:614445
P DE系统在术中预测皮瓣存活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5日 中国美容医学 2017年第5期
光密度,筋膜,1材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
     徐晓庆,苏映军,郭树忠

    P DE系统在术中预测皮瓣存活的应用价值

    徐晓庆,苏映军,郭树忠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整形外科 陕西 西安 710032)

    目的:探讨利用PDE系统进行的吲哚菁绿(ICG)近红外荧光成像于术中预测皮瓣存活的可行性、准确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SD大鼠25只,构建大鼠背部2cm×6cm大小带蒂筋膜皮瓣,利用PDE系统进行术中ICG造影成像,对比表皮面和筋膜面的影像结果。将皮瓣等分成10个目标区域(ROI),定义灌注指数为一个ROI的光密度值比上皮瓣近端3个ROI的光密度平均值。分析灌注指数与皮瓣存活比的关系。结果:根据筋膜面ICG影像预测皮瓣存活比为0.705±0.053,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100%;根据表皮面ICG影像预测皮瓣存活比为0.611±0.072,其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100%。而实际皮瓣存活比为0.777±0.062。ROI的皮瓣存活比与其灌注指数,两者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P<0.01),R为0.845,其95%置信区间为(0.434,0.965)。结论:PDE系统能够于术中预测皮瓣存活情况,灵敏度为90.7%,特异度为100%;从筋膜面进行ICG成像的结果较表皮面更为准确,灵敏度更高;当灌注指数PI>0.434时,该区域的皮瓣基本能够存活。

    PDE系统;吲哚菁绿;皮瓣存活比;筋膜面;表皮面;灌注指数

    皮瓣是整形外科用于创面修复、功能重建、器官再造最常用的技术之一,但在转移过程中,远端常发生坏死,限制了皮瓣在修复大面积缺损时的应用。因此,于术中准确判断皮瓣灌注,对缺血区域进行手术修复或切除,对临床提高皮瓣存活比和手术成功率具有重要作用。在传统的皮瓣转移术中,术者多凭借其个人的临床经验判别,包括对皮瓣颜色、充血反应,皮瓣表面温度、肿胀程度及针刺后出血等主观观察[1]。但这要求术者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且主观性强,受很多因素影响,只能作初步参考,不能作为客观有效的指标。目前临床有多种方法可以用来术中监测皮瓣灌注。包括动态红外温度测量仪、组织血氧定量法、微量透析法、荧光素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仪等[2-6]。

    ICG血管造影以其实时、准确、安全性高的特点,成为评价皮瓣灌注的重要方法。它能够显示皮瓣组织实时的灌注情况,准确预测皮瓣存活的位置和范围。PDE系统是进行ICG血管造影系统之一。与目前临床上其他的ICG造影系统相比,集成的PDE系统是具有简单轻便、易于术中操作等优点。而文献对于PDE系统,尤其是其应用的准确性、敏感度、特异度等少有报道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147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