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法诊断饰面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效果评价(3)
釉质粘接的机制是通过酸蚀剂使釉质表面脱矿,在釉质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蜂窝状结构,粘接剂渗入其中,固化后形成大量树脂突,形成强大的机械锁结力[18]。本研究用了点酸蚀、点粘接的处理,既增加了诊断饰面的固位力,又尽量将酸蚀面积控制在2~3mm以内,保证最终修复体的粘接效力。1周后复诊发现仍有1颗基牙树脂脱落,1个月后有9颗牙树脂不完整,脱落率达20.9%。除有明显的咬硬物诱因外,笔者分析脱落原因包括树脂过薄、基牙无倒凹、粘接面积不足、咬合干扰、患者自身因素等。因此,治疗前应告知患者诊断饰面为临时修复体,强度不足,强调遵医嘱勿咬硬物的重要性。若出现树脂脱落的情况,需及时复诊,重新制作或直接进行效果沟通。牙龈炎症是常见的修复后并发症。本研究中的患牙在治疗前均进行了牙周检查,牙龈健康。但修复1周后有1颗牙出现牙龈炎症,1个月时有3颗牙出现牙龈炎症。诊断饰面是在牙体无预备的情况下制作的临时修复体,边缘有悬突,且不可从牙面上取下修整外形及逐级抛光,是导致出现牙龈炎症的原因。这与郭剑苓等的研究结果一致[19],当用抛光碟抛光后,试件表面的粗糙度降低;菌斑附着量也明显下降。此外,有部分患者表示,因担心诊断饰面脱落,影响观察效果,而不敢清洁患牙,这也可能导致菌斑附着,牙龈炎症出现,影响最终修复体的美学效果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