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操的设计在乳腺癌术后中的应用
第1页 |
参见附件(1364KB,2页)。
【摘要】目的:通过康复操的临床应用,使乳腺癌术后患者尽早恢复患肢功能,恢复自信心,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方法:根据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病理生理变化特点,设计了一套康复操。按不同阶段指导病人锻炼患肢功能,并设计功能锻炼计划实施表及效果评价表(患肢五围及功能恢复情况)来观察效果。以尽早进行术后综合治疗。 结果:患侧上肢功能的恢复程度与康复锻炼的情况成正比。本组125例乳腺癌患者经功能锻炼后,患侧上肢的功能达到健侧或患侧术前水平者115 例,占92 %。结论:康复操是一套简单有效的运动,增强了患者的主动锻炼意识,促进病人术后恢复,缩短了术后治疗时间。
【关键词】康复操;乳腺癌;应用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171-02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治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手术损伤是乳腺癌术后远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并发症主要包括疼痛和麻痹、肩关节运动障碍、上肢水肿等[1],乳腺癌根治术后,手臂活动受到限制,大部分的原因是由于肩膀关节缺乏运动,术后康复训练得不到很好的指导和及时合理功能锻炼[2]。为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我科护理小组设计了一套“乳腺癌术后康复操”。康复操的设计与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7月-2010年5月在我科行乳腺癌手术病人125例,124例女性,1例男性,年龄29-78岁,左乳癌71例,右乳癌52例,双乳癌2例,113例行改良根治术,6例行保乳术,6例行单纯切除术。术前患侧上肢功能正常,在我科住院时间2-3周,术后随访3-6个月。
2方法
2.1“乳腺癌术后康复操”的设计 根据乳腺癌病理生理变化特点,此套“康复操”共设计了24节,分3个阶段使用。
2.1.1第一阶段(第1-8节) 为早期康复操,适用于术后24小时至术后14天的患者的锻炼内容。第1节(术后第1天):握拳运动:伸指,握拳。第2节(术后第2天):手腕运动:上下活动手腕,配合内外旋转腕关节,屈腕动作。第3节(术后第3天):前臂运动:上下曲伸前臂。第4节(术后第4天):曲肘运动:做曲肘动作,用健侧手帮助患肢内收、上举,手掌与面部相平。第5节(术后第5-6天):摸耳肩运动:患肢手摸对侧肩及同侧耳。第6节(术后第7-8天):摆臂运动:患肢上下、左右、前后摆动,禁止肩关节外展。第7节(术后第9-12天):爬墙运动:起初让健侧手掌托住患侧肘部,慢慢抬高,后双手顺着墙往上爬,逐日递增。第8节(术后第13-14天):绕头运动:患侧手掌经头摸对侧耳,或置于颈后,开始低头位,逐渐达头挺胸位。
2.1.2第二阶段(第9-16节) 为中期康复操,适用于术后15天后的患者的锻炼内容。第 9节:平伸运动:左手拉右手腕至腹前;左手拉右手至胸前平屈;左手拉右手尽力前伸;手放下成立正姿势。第10节:上举运动:左手握右手腕至腹前;左手拉右手至胸前平屈;左手拉右手过头向后上举;还原成立正姿势。第11节:侧拉推运动:左手握右手腕至胸前平屈;向右侧推;向左侧拉;手放下成立正姿势。第12节:环绕运动:左手握右手腕从胸前向右上环绕上举,向左下环绕一周。第13节:甩手运动:双前臂向前平抬与躯干呈90度;双臂由前下后方摆动;双前臂向前上摆至头后侧;双手放下成立正姿势。第14节:收展运动:双手向两侧展开45度左右;两手向斜下于腹前交叉;重复展开。第15节:扩胸运动:两手半握拳至胸前平屈;两手向前向侧后用力展开;恢复至平屈;放下。第16节:侧拳运动:双脚分开;两手侧平举;两手握拳屈肘成肩侧屈;恢复至平举;还原成立正姿势。
2.1.3第三阶段(第17-24节) 为晚期康复操,适用于术后3个月的患者开始锻炼内容,以维持上臂的正常功能。第17节:热身运动:脚与肩同宽,双手臂配合吸气、呼气上下作环绕动作。第18节:甩头运动:左右甩头。第19节:抬头运动:低头,双手抬至胸前,抬头,双手相握举至头顶,配合前后踮脚动作。第20节:伸臂运动:左右移重心,手臂依次上升,配合抬头动作。第21节:腰部运动:侧腰肌,低头颔胸,缓慢起立后,双肩向后环绕。第22节:转腰运动:左右移重心转腰,手臂弯曲。第23节:环绕运动:双手臂大绕环,左右移重心。第24节:整理运动:原地踏步,双手前后摆动。
2.2实施
2.2.1制定功能锻炼计划实施表及效果评价表,并准备图文并茂的康复操示意图,并配备光盘视频指导。
2.2.2术前一日由责任护士讲解患肢功能锻炼目的、作用、重要性,行上肢功能测定及五围测定。
2.2.3患者在术后第一天,由责任护士按功能锻炼计划实施表及康复操内容示范指导病人及家属,康复操内容交于病人,要求病人锻炼每日3次,每次10-20分钟。
2.2.4每日至少2次由责任护士指导检查督促,了解患者对功能锻炼掌握情况,并可随时给与指导,可进行集体锻炼,并签名,以监督计划的实施。
2.2.5责任护士按要求在个案评价表中记录,以了解病人功能锻炼的成效。
2.2.6对出院的病人进行随访,并通过定期的健康教育课堂通过光盘进行集体锻炼,并检测评价。
2.2.7效果观察与测量:为了了解术后病人的康复程度,设计了一张效果评价表(见表2),引流量的多少可观察皮瓣的存活情况,拔引流管、拆线时间可了解病情,对因低蛋白、过度肥胖影响创面愈合者,锻炼可后延3-5天。外展:病人呈站立位,双手放于两侧,双目平视于前方,将患侧上肢尽量往两侧伸,以肩关节为定点测量角度;爬墙高度:病人站立,背对墙壁测量头顶高度,用笔做一记号,测量完后面对墙壁,离墙距离为两个拳头距离,双手从头顶距离开始做爬墙动作,爬到最高点做一标记,用尺子测量头顶高度与手指爬墙最高点之间的距离。上举功能:优:相差小于或等于5厘米者,良:相差大于10厘米者,差:大于或等于20厘米者。外展:优:达180°者,良:达150°者,差:达90°者。旋转:优:达360°者,良:达300°者;差:达270°者[3]。总评:3项均达优者为优,有1项不达优者,无差者为良,有1项为差者为差。测量五围可了解患肢有无淋巴水肿,与术前功能测定数值相比较,患肢周长比术前增加3厘米为轻度水肿,3-5厘米为中度水肿,大于5厘米重度水肿[4]。
3结果
对125例病人术后随访3-6月,其中6例保乳手术、6例乳房单纯切除者于术后3周能完全恢复患肢的正常功能锻炼,上肢无水肿,总评达优。113例行乳腺改良根治术者, 103例总评达优,无上肢水肿; 7例总评达良,因患肢疼痛、化疗无力而限制活动,无上肢水肿;3例总评为差,因淋巴水肿、年龄大、出院后锻炼不坚持,其中一例患有小儿麻痹症。
4讨论
由于胸壁和腋窝的手术创面较大,如不进行适当活动,伤口皮肤易形成疤痕,粘连于胸壁或腋下组织,皮肤挛缩变紧,致患侧上肢肩关节活动受限。
4.1康复操防止上肢功能障碍
4.1.1早期(术后24小时)进行手指、手腕等的活动,可以帮助促进患侧上肢淋巴液的回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64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