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有牙科畏惧症患儿牙髓治疗护理110例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720KB,2页)。
【摘要】目的:探讨伴有牙科畏惧症患儿行牙髓治疗中的护理策略。方法:选取2008年-2009年在我科就诊需行牙髓治疗且伴有牙科畏惧症的患儿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护理同成人,试验组采用笔者综合的针对科畏惧症患儿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记录患儿完成治疗的情况。结果:两组患儿完成牙髓治疗情况有显著差异(P<0.005),针对牙科畏惧症患儿的畏惧心理进行专业护理能有效帮助患儿克服畏惧心理,完成牙髓治疗。结论:针对患儿畏惧心理下的不同特征,提供对应的护理疏导,能有效提高这类患儿的就诊配合程度。
【关键词】牙科畏惧症;儿童;牙髓治疗;人性化护理
【中图分类号】R7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0)11-0072-02
牙科畏惧症(dental fear,DF)又称牙科焦虑症或牙科恐惧症,是牙病患者就诊时普遍存在的现象,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出汗、脉搏加快、血压升高、高声叫喊、颤抖躲闪和拒绝治疗,严重者甚至发展成病态的恐惧[1,2]。这种对牙科所特有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尤其是对于儿童这一特殊群体,将直接阻碍儿童口腔疾病诊治的进行,进而降低诊疗质量和工作效率,恶化医患关系,严重者甚至在就诊过程中诱发各种意外事件,导致非常严重的后果。
现代医学模式为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人们不仅要治好牙齿,还要求在舒适的心理环境中接受治疗[3]。牙科畏惧症的存在成为我们医务工作者工作中棘手的问题。自2008年-2009年,笔者收集了110例有牙科畏惧症且须作牙髓治疗的患儿的诊治及护理情况,观察有效地降低牙科畏惧症发生的方法。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2008年-2009年因牙髓疾病到我院儿童口腔科治疗的无智障患儿,初次治疗通过Frankl量表[2]评估儿童牙科畏惧症情况,通过患儿的不同行为表现来评分,1分:拒绝治疗;2分:不合作但勉强接受治疗;3分:配合治疗,但有时紧张;4分:积极配合治疗;选择出具有明显牙科畏惧症(分值小于等于2分)的患者110例,年龄4-8岁。
1.2方法
1.2.1分组: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10例4-8岁的牙科畏惧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试验组57例。
1.2.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儿在治疗中,护士进行一般的护理,同成人。试验组综合以下几种方法[4]进行护理,记录各组患儿治疗完成情况。
(1)消除对假象疼痛的畏惧。牙科治疗中,患儿可对疼痛产生曲解、错判,如将牙钻的震动感、拔髓针或根管锉在根管内的摩擦声当作痛感,这种假象的疼痛也会引起患儿畏惧。对此,Chapman[5]等提出用疼痛闸门理论向患儿解释,以帮助其建立对疼痛的正确判断,消除畏惧。护士对1名5岁患儿的基本解释是:有许多不同的神经从你的口腔通向大脑,其中一些神经能使你感到疼痛,另外一些神经能使你感到有人在碰你,麻药使你疼痛的神经睡着了,就不会感到痛了,但是还能感觉到有人在碰你。如果你一直想着痛,你就会觉得痛,其实我只在触摸你,是你搞错了。在根管治疗过程中把手机的震动感,根管治疗器械与根管的摩擦感比喻成跟洞里的虫子打架,鼓励患儿有信心和我们一起把虫子消灭,激起患儿的好胜心。当然对年龄较大的患儿可作语言上的调整。
(2)给予患儿一定的控制权、决定权。可采用Tell-show-do措施[5],即护士先用与患儿年龄、教育水平相适应的语言解释治疗程序,然后进行演示,最后由医生进行实际的操作。在操作中让他们决定先磨哪颗牙,在去腐、开髓之前告诉患儿他有权决定什么时候停,让他们自己控制节奏,从而减少畏惧。
(3)消除患儿对未知事物的畏惧。对患儿即陌生又恐惧的诊疗器械,护士可先把器械展示给患儿,让他们摸一摸,放到口内体验一下,可引起他们的兴趣,再做治疗。如口镜、探针等护士可先让患儿用手摸摸,再把口镜放到口内,或用探针到正常牙上探一探,患儿确定无痛后才开始检查患牙。使用三用枪时应先在患儿手背上试一试,再往患牙上吹风或冲洗。最重要的是牙钻的试验体会。首先开机,牙钻在喷水下转动,让患儿熟悉声音和喷水状况并告知我们是用水把牙齿里的虫子冲出来。再将牙钻在护士手指上方(不接触皮肤)转动,示意患儿不会产生疼痛。然后在患儿手指上方试用(护士左手固定患儿手指,右手持牙钻,在距患儿手指皮肤约5mm处转动),让患儿体验无疼痛,再在患儿口内患牙上方空转(不制洞),使患儿确信制洞也不痛,最后才正式由医生制洞,操作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稳、准、好、快地完成诊疗。
(4)榜样法。也可选用榜样法。护士可让患儿观察其他儿童的就诊行为或通过观看合作患儿就诊情况的录像带来了解牙科治疗,降低畏惧。
(5)培养儿童的信任度。 融洽的护患关系,有利于增强信任,减少畏惧感。护士应态度和蔼,积极主动地与患儿交流,在交流中应根据患儿年龄和语言发育的特点,区别对待。总的原则是避免成人化和专业化,采用简单易懂、具体形象的语言。形体语言对幼儿尤为重要,护士的一个举动、一个眼神、一个表情都可以给患儿传达一个信息。如护士面带微笑,投以亲切和善的目光,用手轻轻抚摸,都会给患儿传达一种亲切友善的信息,增加患儿信任感。在治疗过程中,护士应不失时机地对患儿的微小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使患儿更加信任和依赖护士,即使有些疼痛也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6)生活中的适时教育,有利于复诊时配合治疗。每次治疗结束之后,不管患者是否顺利完成,都不要放弃对患儿的鼓励,并嘱咐家长回家后,结合患儿感兴趣的事物进行适时教育。
1.3统计学分析:使用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110例伴牙科畏惧症患儿的牙科畏惧状况在对照组和试验组上的分布如表1.根据统计学分析,牙科畏惧患儿的畏惧程度在两组中的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儿童牙科畏惧的评估方法最客观、常用的有四种:行为分级法、生理评估法、图片测试法和心理测试法[6,7]。行为分级法就是根据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这些行为来判断其焦虑程度,最常用的指标为Frankl量表[2]。该法可信度高,易于操作的优点。
本研究采用行为分级法中的Frankl量表评估牙髓病患儿的畏惧程度,试验组综合语言,心理等各种方法在患儿的治疗过程中进行护理,结果表明这种护理能有效帮助患儿克服畏惧心理,配合医生的治疗。通过各种方法进行护理仍不能完成治疗的主要是牙髓炎患儿,其中女性占多数,且年龄偏小。患儿产生畏惧,中心点就是疼痛,牙髓炎患者,不行局部麻醉,治疗中会出现剧烈疼痛,行局部麻醉,患儿又畏惧打麻醉针,年龄偏小,由于心里畏惧不愿与人沟通,因此护理难度较大,是畏惧治疗的主要群体。对于这类患儿在治疗前要做充分准备,并且不放弃让家长在家庭生活中给予适时教育。
试验中我们发现,有些初诊不配合治疗的儿童,复诊却能配合医生的治疗。主要原因可能是患儿治疗之后感觉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并体验到牙齿治疗之后不痛了。因此在初诊有牙科畏惧症的患儿,我们尽量想办法让患儿同意体验治疗,哪怕一个小的步骤,同时要保证到无痛,从而打消患儿的顾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2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