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40053
持续质量管理理念在门急诊输液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白妙春 付昱 赵立敏
    参见附件(12kb)。

     1.5.2.1 实现良好沟通的基本方法

    (1)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护士来说重要的是在有限的条件下如何营造氛围的问题。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人们更容易敞开心扉[8]。努力营造温馨宽松的医疗环境,通过良好的氛围将对病人的关怀渗透到病人的内心世界,这对护患沟通和病人康复都十分有益。

    (2)对病人的权力的尊重,也可避免护患纠纷的产生。良好的非语言交流给病人以温暖、安慰与希望。护士在工作中不仅要外在美和内在美、热情亲切、不卑不亢、以表端庄、举止文雅,以良好的行为使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情,消除病人的疑虑,给病人以安全感、信赖感[9]

    1.5.2.2 护士要掌握沟通技巧

    (1)了解病人的性格特征。 护士必须根据不同的病人在交谈中的情感流露,来猜测其社会经历和性格特征,并采取相应的交流姿态与交谈方式,使病人畅所欲言。一般来说,不同年龄、文化教养、性别、疾病的病人内心所想、思维范围、交谈内容各有差异[10]。有了建立在尊重人、关系人基础上的文化素养,我们就能根据病人年龄、文化、职业、性格、病情上的差异,自然而然的与病人进行沟通,不用考虑过多的技巧,而是靠自己的真诚打动对方,从而达到满意的效果[11]

    (2)养成正向解释事情的习惯。 护士要正确运用沟通技巧,满足不同病人需要,依据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语言表达,并对所有的事情做出正向解释[12],即使遇到再大的委屈,护士也要先克服自己的情绪,千万不能针锋相对的回击,冷静下来后,再从“凡是皆有一定的道理”来正向解释事情。正向解释事情的习惯对于我们应对各种复杂的沟通事件,即时化解内心的苦闷,调整心态,重新投入工作具有极积的作用。

    1.6 患者知己健康教育

    患者知己健康技能技巧培训方面:

    (1)护士首先要有对病人进行教育的意识,学会实施病人教育的方法,掌控病人教育的内容,在思想上认识到开展病人教育是护士的重要职责。同时,护士有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

    (2)患者知己健康技能技巧培训采用以下三种形式:一对一教育:责任护士针对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教育指导。护士了解病人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评估病人健康知识问题,对其健康知识不足,进行有的放矢地教育与指导,体现个体化教育的优越性。小组式教育,适用于处于输液室相同输液区、接受同类治疗的患者。将同一种疾病的病人组织起来,针对其共同需要了解的问题进行教育指导,组织病人进行讨论,解答病人提出的的问题。电化教育,直观性强,能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病人接受和理解,是值得提倡的一种教育形式。这种教育形式适用于慢性疾病。如对糖尿病人、高血压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后遗症等患者的电化教育,每周放录像1~2次,将病人集中组织起来学习之后,护士结合病人的具体问题进行讲解。教学方法采用以下四种形式:语言教育、书面教育(宣传材料)、实物教育、示范教育。语言教育是最直接、最简捷、效果最好的方法之一,可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不同人群的共性问题进行教育.

    (3)实施病人教育要因人而异。对小儿应采取直观形象带有故事性教育方法,有些内容应让家长了解并掌握。老年人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重点反复强调。文化层次高的可采取书面材料,讲解及征求意见的形式,文化低的多用讲解示范教育形式。病种不同,慢性病多采用集体或电化教育,以教会自我护理方法,预防保健措施为主。急症病多讲解避免疾病再复发的方法,减少合并症的发生以及预防措施。心理特征不同,开朗性格多讲道理,对自己疾病不在乎者,重点讲明疾病的危害及预防的重要性。对抑郁内向性格者,语言要适度,对病人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释。对少数民族病人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

    (4)病人教育要做到持之以恒,要根据病人住院的不同时期,不同的病情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实施护理操作时与病人教育相结合,将身体护理与教育融为一体。

    2 效果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每半年对北京军区总医院医疗东区门急诊输液室输液质量管理指标、培训绩效整体评价指标进行一次整体评价,患者统计人数为每半年3000例。2年以来,各项指标发生明显改变。

    2.1 门急诊输液室输液质量管理整体评价统计结果显示门急诊输液室输液质量管理指标有明显改变,见表1所示。

    2.2 培训绩效整体评价统计结果显示培训成绩显著,见表2所示。

    3 讨论

    3.1 应用持续质量管理理念拓宽护理学组的内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