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140464
止血敷料壳聚糖在先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术后压迫止血的护理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2月1日 杨秀玲 杨剑
第1页

    参见附件(1065KB,1页)。

     【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方法用于介入治疗先心病手术压迫止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选取住院行介入治疗的先心病患者100例作为对象,将50例患者介入治疗后使用止血敷料壳聚糖分为观察组,介入治疗后使用传统压迫止血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通过护士观察,比较2组患者术后伤口表面覆料的渗、出血情况及患者制动期间的耐受差异、全身及穿刺肢体的并发症的情况。结果:止血敷料壳聚糖组术中止血操作、术后伤口覆料的渗血及患者穿刺侧肢体的制动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01),同时,壳聚糖组出现全身及穿刺侧肢体的并发症的几率少于对照组。结论:介入治疗先心病手术后辅助应用止血敷料壳聚糖,可明显缩短患者介入术后的穿刺点的渗血及穿刺侧肢体的被动制动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易于被患者家属所接受,也有利于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

    【关键词】先心病; 介入治疗;壳聚糖止血敷料;护理观察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4-0267-01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1]。而股动、静脉穿刺是进行介入手术的最基础性环节。经验的压迫止血方法要求术者在介入结束退出鞘管时人工局部压迫止血20-30 min,即耗费人力,又存在术后穿刺侧肢体被动制动时间长、局部并发症多等缺点影响止血效果[2]。自2009年始,我科将安适康壳聚糖止血敷料应用于介入治疗先心病后压迫止血,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009年9月至2010年5月,我科收容住院并行介入手术的先心病患者共100例,按术后是否应用止血敷料壳聚糖分壳聚糖止血敷料压迫止血组(简称壳聚糖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0例,年龄(2-51)岁,详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临床特征表

    1.2 方法:2组均选用6F股动脉鞘管及6-12F股静脉输送鞘。于介入治疗结束后,将动脉鞘退出距穿刺点皮肤4-5 cm,穿刺周围再次清洁消毒、擦干血液、保持干燥。实验组将2×6cm壳聚糖止血敷料及2块4 cm×4 cm的无菌纱布加压按压于穿刺点,拔除动、静脉鞘管。手工压迫5-10min后用纱布和弹力胶帯包扎穿刺部位,沙袋压迫8-12h后由护士观察后结束加压和制动。对照组拔除鞘管后直接应用无菌纱布加压按压于穿刺点,压迫30min后再用弹力绷带“8”法固定后,由专人在穿刺处沙袋压迫6-8h,之后患者绝对卧床,患者术侧肢体制动24h,解除制动后患者方可下床活动。

    1.3 观察指标:①止血时间:自拔出动脉鞘管开始压迫至穿刺部位无出血时间,出血量按湿透纱布(5 cm×5 cm)的数量来判断。②下肢制动时间:自止血开始至可以下床活动时间。③穿刺点局部出血、局部血肿、假性动脉瘤,活动后局部出现硬块或肉眼可见的皮肤颜色改变。④迷走神经反射是指拔鞘管过程中患者突然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⑤并发症主要包括:腰酸背痛、排尿困难;影响睡眠、穿刺点疼痛、情绪烦躁不能配合按压等。腰酸背痛以患者主诉为评价标准。排尿困难是指患者主诉有排尿感而不能顺利从尿道排出,腹部检查见耻骨联合上缘腹部隆起,叩诊呈浊音,经诱导措施也不能自行顺利排尿或必须行导尿者。烦躁是指成人患者心烦气躁,反复拒绝制动,人为的站立或翻身起床,儿童患者大声哭闹不配合等。

    2 结果

    2.1 两组止血时间、 制动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由表2可知,医生止血操作时间壳聚糖组(9.5±6.2)min,对照组 (18.4±5.1)min,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01)。患者术后肢体被动制动时间,壳聚糖组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0.2±4.6),(24.7±5.8)h,P<0.001]。

    表2 两组患者止血操作时间和治疗后肢体制动时间比较

    2.2 两组患者主要并发症比较:两组均有并发症发生,多为病人的依从性差、排尿困难、睡眠差等次要并发症,对患者病情影响较小,一般在局部加压及肢体被动制动解除后缓解,于患者出院前完全康复。壳聚糖组出现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烦躁、迷走神经反射及血肿的几率少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经导管穿刺介入先心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明显微创优势,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家属和患者所接受,也被心脏外科医生列为首选。除ASD介入治疗仅需要股静脉穿刺外,VSD、PDA的介入手术需要同时穿刺股动脉及股静脉,出血等并发症明显高于单纯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患者[3-5]。因此,介入治疗VSD和PDA术后常需在穿刺局部压迫止血。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压迫止血方法是要求医务人员为患者徒手压迫,术者压迫的准确性高、力度适当,但仅限于手术时;多数情况下回病房后,要由非手术者来完成压迫止血,但局部压迫的准确性、压力大小及应对能力会有差异,血管并发症也时有发生。同时,还存在术后患者下肢被动制动时间和止血后护理时间长,排尿、排便困难及血管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缺点。

    3.2 壳聚糖(chitosan)作为一种天然有机高分子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同时被证实无毒、无刺激性、无致炎性、无抗原性、无有害降解产物,且具有止血和抑菌的作用[6]。壳聚糖的止血、抑菌、抗菌性、生物相容性、促进伤口愈合以及易于形成凝胶的性质都赋予了它用作止血敷料或止血剂的良好性能。从本组观察的结果来看,在进行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同时,辅助应用止血敷料壳聚糖进行穿刺点的压迫止血能显著缩短止血及患者术后制动时间,还减少了患者术后腰背酸痛、排尿困难、精神紧张、睡眠差及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既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又达到有效止血的目的,满足了患者对舒适度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戴汝平,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及展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11):p.801-805

    [2] 徐海蓉, et al., 三种止血方法在股动脉穿刺部位止血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比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6(6): p. 645-648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5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