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效果观察
参见附件(12kb)。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眼科 贵港 537100)
【摘要】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悬吊术。对20例(25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结果:前一种方法术后早期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尚可,但欠自然,闭睑不全明显,持久性欠佳。后一种方法术后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良好,美观自然,持久性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47-01
先天性上睑下垂人群发病率为0.1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疾病[1]。上睑下垂可造成视轴受遮挡,引起知觉性弱视、近视、散光等,为摆脱视线受阻干扰,病人视物时常有过度皱额提拉上睑或昂首仰视、耸肩等不良体态,以致额纹增加、眉毛高竖上抬,甚至引起颈肌或颈椎的畸形发育,对患者的心理及身体发育造成损害。是眼科明显影响视功能及美观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一般患者要求手术矫治的愿望很迫切也非常必要。
我科于2005-2007年采用额肌悬吊术矫治15例20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后于2008-2010年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20例25眼先天性上睑下垂,两组病例手术效果明显有别,现予介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第一组为2005-2007年以来收住的15例20眼患者,其中单眼患者10例,双眼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8-25岁,平均13岁。第二组为2008-2010年以来收住的20例25眼患者,单眼15例,双眼5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23岁,平均15岁。
以上病例均为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上睑缘遮盖上方角膜3mm以下,睑裂高度≤5mm,提上睑肌肌力≤5mm。
1.2 手术方法:第一组:均采用重睑联合眉上双切口、缝线或自体阔筋膜额肌提吊术式,表面麻醉、局部皮下及眉弓部浸润麻醉后,按上睑重睑画线切开皮肤,暴露睑板,另在相对眉弓上3mm处作一皮肤切口,于睑皮肤和眼轮匝肌间向额部作潜行分离达眉弓上切口,形成宽2-2.5cm的隧道,用缝线作内中外3对褥式缝合固定于额肌与睑板间,借线的松紧度以控制睑缘高度及形态,线结埋于眉弓下组织内,皮肤切口作间断缝合并固定于浅层睑板上。眼垫包扎,7天拆线。
第二组:均采用皮肤单入路法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表面麻醉、局部皮下及穹窿结膜下浸润麻醉后,按上睑重睑画线切开皮肤,分离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及其上缘附着的提上睑肌腱膜,于两侧端各作一5mm长纵切口,钝性分离下方提上睑肌睑板附着处,接着伸入血管钳夹住提上睑肌腱膜,于睑板上缘切断,牵引提上睑肌腱膜,上方分离至眶隔节制韧带,下方分离至穹窿顶部,剪断两侧内外角,使上睑提肌拉出眶外,按矫正1mm下垂约需缩短提上睑肌4-6mm计算,作内中外3对褥式缝线固定于睑板中下1/3处,通过缝合点的高低和肌瓣的松紧调节上睑的高度及弧度,睑皮肤切口作间断缝合并固定于浅层睑板上。眼垫包扎,7天拆皮肤缝线。
1.3 疗效评价:①近期疗效:以术后1个月为观察时间;②远期疗效: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平均半年。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评价。其结果如下表:
2种术式近期矫正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早期由于闭睑不全采用荧光素染色法检查发现1组病例远较2组更易发生浅点状角膜病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远期疗效评价:
2组复发率远较1组为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1组病例远期绝大多数明显回退,2例基本矫正者均为单眼上睑下垂较轻者,早期矫正良好,远期回退为基本矫正,本组病例中尚有1例自体筋膜额肌提吊术患者术后反复并发无菌性化脓反应 ......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眼科 贵港 537100)
【摘要】目的:探讨额肌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先天性上睑下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20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额肌悬吊术。对20例(25只眼)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正。结果:前一种方法术后早期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尚可,但欠自然,闭睑不全明显,持久性欠佳。后一种方法术后眼睑高度、弧度及重睑形成良好,美观自然,持久性好。结论:提上睑肌缩短术是矫治先天性上睑下垂的理想选择。
【关键词】先天性上睑下垂;额肌悬吊术;提上睑肌缩短术
【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147-01
先天性上睑下垂人群发病率为0.12%,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或隐性遗传疾病[1]。上睑下垂可造成视轴受遮挡,引起知觉性弱视、近视、散光等,为摆脱视线受阻干扰,病人视物时常有过度皱额提拉上睑或昂首仰视、耸肩等不良体态,以致额纹增加、眉毛高竖上抬,甚至引起颈肌或颈椎的畸形发育,对患者的心理及身体发育造成损害。是眼科明显影响视功能及美观的一种临床常见病。一般患者要求手术矫治的愿望很迫切也非常必要。
我科于2005-2007年采用额肌悬吊术矫治15例20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随后于2008-2010年采用提上睑肌缩短术矫治20例25眼先天性上睑下垂,两组病例手术效果明显有别,现予介绍: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第一组为2005-2007年以来收住的15例20眼患者,其中单眼患者10例,双眼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8-25岁,平均13岁。第二组为2008-2010年以来收住的20例25眼患者,单眼15例,双眼5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23岁,平均15岁。
以上病例均为中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上睑缘遮盖上方角膜3mm以下,睑裂高度≤5mm,提上睑肌肌力≤5mm。
1.2 手术方法:第一组:均采用重睑联合眉上双切口、缝线或自体阔筋膜额肌提吊术式,表面麻醉、局部皮下及眉弓部浸润麻醉后,按上睑重睑画线切开皮肤,暴露睑板,另在相对眉弓上3mm处作一皮肤切口,于睑皮肤和眼轮匝肌间向额部作潜行分离达眉弓上切口,形成宽2-2.5cm的隧道,用缝线作内中外3对褥式缝合固定于额肌与睑板间,借线的松紧度以控制睑缘高度及形态,线结埋于眉弓下组织内,皮肤切口作间断缝合并固定于浅层睑板上。眼垫包扎,7天拆线。
第二组:均采用皮肤单入路法行提上睑肌缩短术,表面麻醉、局部皮下及穹窿结膜下浸润麻醉后,按上睑重睑画线切开皮肤,分离眼轮匝肌,暴露睑板及其上缘附着的提上睑肌腱膜,于两侧端各作一5mm长纵切口,钝性分离下方提上睑肌睑板附着处,接着伸入血管钳夹住提上睑肌腱膜,于睑板上缘切断,牵引提上睑肌腱膜,上方分离至眶隔节制韧带,下方分离至穹窿顶部,剪断两侧内外角,使上睑提肌拉出眶外,按矫正1mm下垂约需缩短提上睑肌4-6mm计算,作内中外3对褥式缝线固定于睑板中下1/3处,通过缝合点的高低和肌瓣的松紧调节上睑的高度及弧度,睑皮肤切口作间断缝合并固定于浅层睑板上。眼垫包扎,7天拆皮肤缝线。
1.3 疗效评价:①近期疗效:以术后1个月为观察时间;②远期疗效:术后随访时间3个月至1年,平均半年。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评价。其结果如下表:
2种术式近期矫正效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术后早期由于闭睑不全采用荧光素染色法检查发现1组病例远较2组更易发生浅点状角膜病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远期疗效评价:
2组复发率远较1组为低(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1组病例远期绝大多数明显回退,2例基本矫正者均为单眼上睑下垂较轻者,早期矫正良好,远期回退为基本矫正,本组病例中尚有1例自体筋膜额肌提吊术患者术后反复并发无菌性化脓反应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