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探讨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 陕西 西安 710061)
【摘要】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本组86例患者行规范术前、术中和术后合程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本组86例子患者中2例发生穿刺血肿外,其余全部安全立痊愈出院。结论规范化的全程护理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冠状动脉;个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32-03
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数增多,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持久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血清心肌酶地、心电图异常等。
, http://www.100md.com
此类患者发病急,而且进展快,如不在效时间内抢救,死亡率很高[1]。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因此,在治疗急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的全种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其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9.1±8.7)岁。
2 术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常为突然发病,且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入院后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痊愈。多接触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疾病的不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其次,要同患者多交谈,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
, http://www.100md.com
3 术中护理
心肌梗死病人术中,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加强观察,密切监护,及早发现早预防。
4 术后护理
间断或持续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浓度24L/min,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卧床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损害。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无并发症的AMI患者一般卧床1~3d,对病情不稳定及高危心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病员的沈脸、喂饭、翻身、大小便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 心肌梗死患者常有剧烈的朐痛,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因此,需要迅速的给予有效的止痈剂。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镇痛时,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
, http://www.100md.com
5 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及家属应注意病性变化,突然发病时应采取的简易措施。同时出院后要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到门诊复查。
6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死亡率高,不仅取决于手术的操作者,也取决于患者入院时间到手术成功开始的时间,而安全全程的护理也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这段时间,从而留给患者愈后好的机会。均等患者被收入危重监护病房,应用监护仪对其进行连续的心电、血压、呼吸、血气和生化等监测,一旦发现导致心室纤维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各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及时予以纠正;每日检查除颤器、呼吸机、临时起搏器的功能是否良好,并置于备用状态,备好备齐抢救车内的各种抢救物品。急性心梗发生后,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进食、洗、漱、大小便均给予协助;第2周可在床上做四肢活动,日常活动均在床上进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第3~5周可在护士帮助下开始室内活动,应尽量少探视,以避免不良刺激。卧床期间,要做好肢体的活动锻炼和皮肤护理,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等并发症;保持大便通畅;进半流质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和纤维素,一定要避免过饱和便秘。心梗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镇静措施不可忽视。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总量:24h液体总量不超过1500ml,滴速不超过30滴/min,过量及过速输液可致心脏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加重患者的病情。溶栓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抗凝过度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及患者大小便颜色及呕吐物,特别注意患者意识、瞳孔有无异常变化,以观察有无颅内出血。此外还应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突然,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为此患者需要一个安静、整洁、舒心的治疗护理环境,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同时,要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坚定战胜疾病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医护人员要满腔热情,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安敏。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97-1399., http://www.100md.com(王爱玲 高春燕 钟绒绒)
【摘要】通过分析患者临床表现,探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 对本组86例患者行规范术前、术中和术后合程护理,并观察效果。结果本组86例子患者中2例发生穿刺血肿外,其余全部安全立痊愈出院。结论规范化的全程护理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和意外的发生,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冠状动脉;个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232-03
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人数增多,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 infarction)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所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患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休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持久胸骨后疼痛、同时伴有血清心肌酶地、心电图异常等。
, http://www.100md.com
此类患者发病急,而且进展快,如不在效时间内抢救,死亡率很高[1]。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因此,在治疗急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的术前、术中及术后全程护理尤为重要。本文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规范的全种护理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5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6例,其中男55例,女31例,年龄32-78岁,平均年龄(49.1±8.7)岁。
2 术前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常为突然发病,且伴有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患者入院后表现为焦虑、紧张、恐慌、急躁,这些负性情绪对疾病极为不利。负性情绪使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率加快,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冠状动脉供氧、供血进一步减少,心肌坏死范围扩大。同时,还可引起脂肪、糖原分解,增加血液中脂肪含量,加重动脉硬化。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可促进疾病痊愈。多接触患者,向他们讲解疾病的知识,说明不良情绪和心理对疾病的不利,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医护人员做好治疗。其次,要同患者多交谈,详细了解每个患者的个性、习惯,针对不同性格的人给予不同的心理疏导。
, http://www.100md.com
3 术中护理
心肌梗死病人术中,要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测,进行心电监护。严密观察体温、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加强观察,密切监护,及早发现早预防。
4 术后护理
间断或持续吸氧是心肌梗死治疗中的重要措施,氧浓度24L/min,氧疗可以提高血氧饱和度,缓解心绞痛,减少心律失常,减轻心脏负担,保证心脏及重要器官的氧要求,控制心梗范围,因此,及时通畅有效吸氧是至关重要的。卧床休息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量,减少心肌损害。对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且无并发症的AMI患者一般卧床1~3d,对病情不稳定及高危心者卧床时间适当延长。保持安静舒适的环境,谢绝探访人员,床上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病员的沈脸、喂饭、翻身、大小便等由医护人员协助进行。护理操作和治疗要做到有计划、有准备,避免影响病员休息。 心肌梗死患者常有剧烈的朐痛,疼痛可使心肌耗氧量增加而导致心肌梗死面积扩大。因此,需要迅速的给予有效的止痈剂。遵医嘱给予吗啡、硝酸甘油等药物镇痛时,应注意随时观察病人疼痛的变化情况,专人守护。
, http://www.100md.com
5 出院指导
叮嘱患者及家属应注意病性变化,突然发病时应采取的简易措施。同时出院后要改善患者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定期到门诊复查。
6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发病急,死亡率高,不仅取决于手术的操作者,也取决于患者入院时间到手术成功开始的时间,而安全全程的护理也能最大限度地缩短这段时间,从而留给患者愈后好的机会。均等患者被收入危重监护病房,应用监护仪对其进行连续的心电、血压、呼吸、血气和生化等监测,一旦发现导致心室纤维颤动及室性心动过速的各种心律失常、休克、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及时予以纠正;每日检查除颤器、呼吸机、临时起搏器的功能是否良好,并置于备用状态,备好备齐抢救车内的各种抢救物品。急性心梗发生后,第1周应绝对卧床休息,谢绝探视,保持情绪稳定,进食、洗、漱、大小便均给予协助;第2周可在床上做四肢活动,日常活动均在床上进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第3~5周可在护士帮助下开始室内活动,应尽量少探视,以避免不良刺激。卧床期间,要做好肢体的活动锻炼和皮肤护理,防止下肢静脉血栓形成和压疮等并发症;保持大便通畅;进半流质饮食,饮食要清淡、易消化、产气少、含适量维生素和纤维素,一定要避免过饱和便秘。心梗患者多发病突然,并伴有疼痛、压榨感,因此护士要认真观察疼痛的性质、持续时间。疼痛时要尽快止痛,可给予杜冷丁或吗啡止痛。同时密切观察呼吸、面色的变化,以防止药物对呼吸循环的抑制。有效的止痛镇静措施不可忽视。控制输液速度和液体总量:24h液体总量不超过1500ml,滴速不超过30滴/min,过量及过速输液可致心脏负荷过重,导致肺水肿、加重患者的病情。溶栓期间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有抗凝过度引起的出血情况:患者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斑及患者大小便颜色及呕吐物,特别注意患者意识、瞳孔有无异常变化,以观察有无颅内出血。此外还应观察患者的意识及生命体征变化。由于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突然,大部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和焦虑,为此患者需要一个安静、整洁、舒心的治疗护理环境,以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外界环境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同时,要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坚定战胜疾病信心,保持乐观的情绪。医护人员要满腔热情,使其感受到亲人般的温暖。从而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
参考文献
[1]李安敏。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术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5):1397-1399., http://www.100md.com(王爱玲 高春燕 钟绒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