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运输试验及气钡灌肠造影同步排粪造影在诊断便秘中的应用(2)
参见附件(12kb)。
2结果
2.1结肠运输实验: 根据王毅等学者判断标准和分类方法[3],运输正常型,运输结肠型,运输直乙型和结肠直乙混合型,第3天结肠内如仍有4 粒(20 %)标记物存留,即为结肠运输异常;根据刘世信的判断标准和分类方法[2],按标记物在结肠内存留和分布情况,可分为运输正常型,运输异常型及直乙聚集型3种,第5天结肠内如仍有4粒(20 %)标记物存留,即为结肠运输异常。两者判断标准和分类方法大抵相同,前者把传输异常细化,后者运输异常型为前者的结肠型和结肠直乙混合型,后者直乙聚集型为前者直乙型。综合上述两者,本组136 例受检者,运输正常型41例,其中有9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 22. 0 %。传输异常者结果:(1)单纯左横右结肠运输异常型15例(图1),标志物在结肠滞留时间延长,乙状结肠、直肠滞留间正常,其中有13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86.7 %;(2)单纯直肠乙状结肠聚集型 53例(图4),标志物在乙状结肠、直肠滞留时间延长,结肠内滞留时间正常,其中有49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92.5%;(3)混合型 27例(图2、3),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传输时间延长,既有运输异常型也含直乙聚集型两种,其中24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88.9 %。另外,我们针对不同的便秘患者,采取第3、4、5天不同的时日计算标志物在肠道分布存留情况进行分析,结肠运输异常大致相同,但发现慢运输及出口梗阻程度不同。
2.2气钡灌肠以了解结肠有无器质性及功能性改变。本组患者气钡灌肠乙状结肠溃疡及乙状结肠癌各1例器质性病变外,主要以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形态及功能性异常改变为主(表1)。排粪造影以了解排便时直肠动态的功能情况。本组患者排粪造影正常者19例(女8例,男11例)、异常者117例(女86、男31例)其表现(表2)。综合两者三种检查结果表现(表3)。
表1 136例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气钡灌肠表现结果
注:异常主要表现为延长、迂曲、下垂
表2 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排粪像表现检查结果
注:有些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表3 结肠运输实验、结肠双重造影同步
排粪造影两者三检综合表现结果
注:排粪造影表现功能性出口梗阻大致可分盆底松驰和痉挛综合症两类,少数病例同时有两者表现并存
综合上述两者三检结果显示结肠运输实验主要以乙状结肠、直肠滞留时间延长;气钡灌肠主要以乙状结肠、横结肠延长、迂曲及横结肠下垂(图5-8);排粪造影主要表现为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乙状结肠疝、会阴下降、耻骨直肠肌增厚、盆底肌痉挛综合症等症状(图9-12)。有些患者两者三种检查均显示异常表现。结肠运输实验或和气钡灌肠正常者,排粪造影也可有异常表现。少部分两者三检均未发现异常表现便秘者5例为精神、意识影响而导致。
图1升结肠及盲肠11粒,TI指数为0图2直乙结肠1粒标记物 ,全腹共见15粒标记物 ,TI指数为0.067图3 直乙结肠10粒标记物 ,全腹共见16粒标记物 ,TI指数为0.625图4 直乙结肠11粒,TI指数为1。
图5升结肠延长、扭曲;图6横结肠冗长、下垂,灌肠立位显示横结肠下降至骶3下缘小骨盆内 ;图7 降结肠冗长、扭曲;图8 灌肠立位显乙结肠冗长、扭曲下移。
图9骶直分离、肛门痉挛(肛口小)合并直肠壶腹部远端膨大前突;图10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直肠后壁黏膜脱垂,呈内套叠改变;图11力排时肛直角变小,会阴下降,直肠壶腹部远端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切迹 ,呈典型“鹅”征;图12排粪造影力排相示盆底痉挛、会阴下降、肠疝、直肠前突多种异常,呈特征性的“鹅征”。
3讨论
便秘的概念因人而异,可概括为“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大便太少,大便太难以排出,症状持续一段时间,令患者感觉不适”[1]。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腹痛、腹胀、便不尽感及肛门坠胀。
3.1引起便秘的原因,导致便秘因素较复杂,常见有结肠慢运输、功能性出口梗阻和结肠形态结构异常,以前两者为主。(1)结肠慢运输又分为[5]:① 生理性慢运输(假性),粪便进入脾区以下含水量逐渐减少,致使推进速度减慢;② 病理性慢运输(真性),肠壁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减少,甚至缺如或神经丛内、外源性损害致使结肠蠕动无力,造成结肠慢运输。国内文献报道[3]认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可反射性地影响右侧结肠的运动,即出口梗阻可导致结肠慢运输。反之,结肠慢运输亦可引起出口梗阻 ......
2结果
2.1结肠运输实验: 根据王毅等学者判断标准和分类方法[3],运输正常型,运输结肠型,运输直乙型和结肠直乙混合型,第3天结肠内如仍有4 粒(20 %)标记物存留,即为结肠运输异常;根据刘世信的判断标准和分类方法[2],按标记物在结肠内存留和分布情况,可分为运输正常型,运输异常型及直乙聚集型3种,第5天结肠内如仍有4粒(20 %)标记物存留,即为结肠运输异常。两者判断标准和分类方法大抵相同,前者把传输异常细化,后者运输异常型为前者的结肠型和结肠直乙混合型,后者直乙聚集型为前者直乙型。综合上述两者,本组136 例受检者,运输正常型41例,其中有9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 22. 0 %。传输异常者结果:(1)单纯左横右结肠运输异常型15例(图1),标志物在结肠滞留时间延长,乙状结肠、直肠滞留间正常,其中有13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86.7 %;(2)单纯直肠乙状结肠聚集型 53例(图4),标志物在乙状结肠、直肠滞留时间延长,结肠内滞留时间正常,其中有49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92.5%;(3)混合型 27例(图2、3),结肠、乙状结肠、直肠传输时间延长,既有运输异常型也含直乙聚集型两种,其中24例排粪造影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占88.9 %。另外,我们针对不同的便秘患者,采取第3、4、5天不同的时日计算标志物在肠道分布存留情况进行分析,结肠运输异常大致相同,但发现慢运输及出口梗阻程度不同。
2.2气钡灌肠以了解结肠有无器质性及功能性改变。本组患者气钡灌肠乙状结肠溃疡及乙状结肠癌各1例器质性病变外,主要以乙状结肠、降结肠、横结肠形态及功能性异常改变为主(表1)。排粪造影以了解排便时直肠动态的功能情况。本组患者排粪造影正常者19例(女8例,男11例)、异常者117例(女86、男31例)其表现(表2)。综合两者三种检查结果表现(表3)。
表1 136例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气钡灌肠表现结果
注:异常主要表现为延长、迂曲、下垂
表2 结肠双重造影同步排粪造影排粪像表现检查结果
注:有些患者有多种异常表现表3 结肠运输实验、结肠双重造影同步
排粪造影两者三检综合表现结果
注:排粪造影表现功能性出口梗阻大致可分盆底松驰和痉挛综合症两类,少数病例同时有两者表现并存
综合上述两者三检结果显示结肠运输实验主要以乙状结肠、直肠滞留时间延长;气钡灌肠主要以乙状结肠、横结肠延长、迂曲及横结肠下垂(图5-8);排粪造影主要表现为直肠前突、直肠黏膜脱垂、乙状结肠疝、会阴下降、耻骨直肠肌增厚、盆底肌痉挛综合症等症状(图9-12)。有些患者两者三种检查均显示异常表现。结肠运输实验或和气钡灌肠正常者,排粪造影也可有异常表现。少部分两者三检均未发现异常表现便秘者5例为精神、意识影响而导致。
图1升结肠及盲肠11粒,TI指数为0图2直乙结肠1粒标记物 ,全腹共见15粒标记物 ,TI指数为0.067图3 直乙结肠10粒标记物 ,全腹共见16粒标记物 ,TI指数为0.625图4 直乙结肠11粒,TI指数为1。
图5升结肠延长、扭曲;图6横结肠冗长、下垂,灌肠立位显示横结肠下降至骶3下缘小骨盆内 ;图7 降结肠冗长、扭曲;图8 灌肠立位显乙结肠冗长、扭曲下移。
图9骶直分离、肛门痉挛(肛口小)合并直肠壶腹部远端膨大前突;图10排粪造影显示直肠前突,直肠后壁黏膜脱垂,呈内套叠改变;图11力排时肛直角变小,会阴下降,直肠壶腹部远端前突,耻骨直肠肌痉挛切迹 ,呈典型“鹅”征;图12排粪造影力排相示盆底痉挛、会阴下降、肠疝、直肠前突多种异常,呈特征性的“鹅征”。
3讨论
便秘的概念因人而异,可概括为“在正常饮食情况下,大便太少,大便太难以排出,症状持续一段时间,令患者感觉不适”[1]。临床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腹痛、腹胀、便不尽感及肛门坠胀。
3.1引起便秘的原因,导致便秘因素较复杂,常见有结肠慢运输、功能性出口梗阻和结肠形态结构异常,以前两者为主。(1)结肠慢运输又分为[5]:① 生理性慢运输(假性),粪便进入脾区以下含水量逐渐减少,致使推进速度减慢;② 病理性慢运输(真性),肠壁神经丛中神经节细胞减少,甚至缺如或神经丛内、外源性损害致使结肠蠕动无力,造成结肠慢运输。国内文献报道[3]认为功能性出口梗阻可反射性地影响右侧结肠的运动,即出口梗阻可导致结肠慢运输。反之,结肠慢运输亦可引起出口梗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