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综合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68912
单侧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三种不同手术整复方法的对比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张新华 柳新华 侯春林 侯伟 马雪芳 高峰
第1页

    参见附件(3072KB,2页)。

     去除鼻翼穹隆皱折法:鼻翼塌陷矫正满意者占22.2%,基本满意占11.1%;鼻尖高度改善满意占0%,基本满意占0%,不满意100%;鼻翼悬吊法:鼻翼塌陷矫正满意者占65.5%,基本满意占17.2%;鼻尖高度改善满意占56%,基本满意占34.5%。鼻翼软骨复位同期耳廓软骨或鼻中隔软骨移植法:鼻翼塌陷矫正满意者占81.8%,基本满意占18.2%;鼻尖高度改善满意占75.7%,基本满意占24.2%。

    3 讨论

    目前有关单侧唇裂或腭裂的治疗方法,研究比较多,其整复方法及原则已逐渐趋于成熟统一。但对于唇裂术后继发鼻翼畸形的治疗在国内近年虽然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由于个体情况的不同,手术方法又多种多样,至今尚无可靠而效果可行的整复方法。我科自2004年起,不断摸索、在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临床中积累了如下经验:唇裂继发鼻畸形手术时机的选择长期以来则一直是争论而又急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目前主流的观点主张在16~18岁,鼻部发育基本稳定后进行[4,5,6],其理由主要是早期手术对鼻翼软骨及骨膜的损伤可能导致其自身的生长发育障碍,从而出现鼻翼扭曲、患侧鼻翼过小等不对称畸形。解剖学研究发现:鼻翼塌陷畸形主要是由于患侧鼻翼软骨移位及软骨变薄所致:鼻小柱、鼻尖偏斜则是因健侧鼻翼肌鼻唇肌附丽于健侧鼻中隔软骨、鼻翼软骨内侧角和前鼻嵴等处,这些组织受到上述肌肉的收缩牵拉时因患侧无完整的上述肌肉牵拉保持平衡而偏向健侧[7,8]

    3.1 关于去除鼻翼穹隆皱折法:该术式简单,技术难度不大,但近远期效果不理想,所有病例均不满意,该种术式只能改善穹隆皱折,对鼻翼畸形不能矫正,更谈不上鼻尖外形的改善,只是处理了一些相对很表浅的鼻翼畸形的表面问题。手术效果差也包括刚开展此类手术,临床经验不够,对鼻翼的解剖不熟悉,总体上讲,属于在技术的起步阶段出现的问题,所以该种方法没有可行性。

    3.2 鼻翼悬吊法较鼻翼穹隆皱折术已取得了明显的进步,手术方法趋于成熟,术后短期效果好、满意度高,但远期效果不佳,患侧鼻翼仍较健侧为低。此技术是在2005年以后我科汲取了单纯去除鼻翼穹隆皱折法经验教训基础上加以改进而应用于临床的。虽然技术有所改进,但仍不能满足医患双方的要求,仍不能达到良好的远期临床手术效果。原因为患侧鼻翼由于先天发育较健侧为差,即使将内脚切断,两外脚行内移固位缝合矫正鼻翼,但仍会使患侧鼻翼显得塌陷。

    3.3 改良式鼻翼软骨复位同期鼻中隔软骨移植或耳廓软骨移植法则吸取了上述各方法的优点,并加以改进,将复位后的软骨最终悬吊于固有鼻背前端,有效地防止了术后的鼻翼位置回弹,同时利用软骨将复位后仍塌陷的鼻翼充分复位,补充了鼻翼软骨在骨量上的不足,短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令人满意。此法是自2006年以后我科开展鼻翼畸形整复手术的主导术式,此方法借鉴了前两种术式的经验教训,又扩展了利用自体软骨补充骨量的不足这一新观念,最大化地利用了现有的医疗水平,有效地改善了患者的鼻翼畸形,临床证实实用可行。

    参考文献

    [1] 陈仁吉、杨增杰、孙勇刚.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的手术矫正.北京口腔医学,2007;15(3):155-157

    [2] 李增健、白晓峰、刘强等.唇裂术后鼻畸形伴歪鼻畸形的同期矫正.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8;19(4)

    [3] 董立鹏、薛春玲、董方、丁玉虎、李荣强等.中隔软骨移植在单侧唇裂继发鼻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02;18(1)

    [4] Juri JJ, Juri C, CrilliDA1 Correction of the secondary nasal tip and ofalar and /or columellar collap se1 Plast Reconstr Surg, 1988, 82 (1):16021681

    [5] 黄洪章,胡颂柏,段昌华,等1 儿童与成人单侧唇裂术后鼻畸形形态测量的研究1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1993, 9 (4): 25622581

    [6] Velazquez JM, Ortiz monasterio F1 Primary simultaneous correctionof the lip and nose in the unilateral cleft lip1 Plast Reconstr Surg,1974 (5); 54: 55825651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07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