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动态增强及重建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应用(1)
第1页 |
参见附件(2958KB,2页)。
【摘要】目的 分析50例乳腺病变MRI表现,说明MR在乳腺病变诊断中的补充作用。材料与方法 对50例乳腺病变的MR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并与术后病理结果相比较。 结果 50例乳腺病变中,恶性病变18例:分别为浸润性导管癌14例(左乳10例,右乳4例),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复发1例,右乳浸润性小叶癌1例,左乳导管内癌1例,右乳粘液癌1例。良性病变22例:分别为乳腺病伴(或不伴)纤维腺瘤10例,纤维(囊性)乳腺病9例。左乳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左乳分叶状肿瘤1例,双乳错构瘤1例。乳腺感染性病变4例。脂肪坏死2例。乳腺外伤后改变1例。双乳假体术后3例。结论 MR作为乳腺病变检查的一种重要补充方法,对病变多方位的显示,具有无射线损伤,广阔的视野,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度等优势,结合动态增强曲线及重建,在病变诊断及临床治疗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乳腺病变;磁共振成像;动态增强;重建
【中图分类号】R81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377-02
乳腺病变诊断常规使用X线摄影和超声检查,但其敏感性及特异性不高,为了提高乳腺病变诊断正确率,特别是早期发现乳腺癌,乳腺磁共振动态增强成像在乳腺病变检测中日益显示出重要作用,成为乳腺X线摄影的重要补充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乳腺病变患者50例,全部为女性,年龄范围22-68岁,平均45岁。病例搜集时间为2009年6月至2010年3月。所有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恶性肿瘤18例。良性病变22例。乳腺感染性病变4例。脂肪坏死2例。乳腺外伤后改变1例。双乳假体术后3例。
扫描所用机型为GE公司生产的3Tsigna HDxMRI系统,用乳腺专用线圈HD Breast进行双侧乳腺扫描。患者采用俯卧位。扫描方法及参数:平扫层厚5mm,间隔1mm,双乳轴位T1W 参数:TR400ms,TE 8.9ms。脂肪抑制序列T2WI参数:TR 8200ms,TE 35ms。FOV 34×34cm。。双乳矢状面脂肪抑制序列T2W参数:TR 3200ms,TE 105.6ms,FOV 20×20cm。DWI(b=600)参数:TR 5075ms,TE52.7ms,矩阵128×128,激励次数4NEX。DWI(b=800)参数:TR 5600ms,TE 56.7ms,矩阵128×128,激励次数6NEX。动态增强采用M3D VIBRANT序列参数:TR 4.4ms,TE 2.1ms,FOV 36×36cm,层厚1.4mm,间隔0.0SP,带宽 83.3Hz。动态增强9个时相,每个时相1分钟15秒,124层,矩阵320×162,激励次数2NEX。增强使用钆对比剂钆喷酸葡胺注射液(Magnevist),0.2ml/kg,静脉注射。
使用GE公司AW工作站Advantage Workstation 4.3版软件进行病变动态增强数据分析,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按照形态分成:持续上升型(I型)、平台型(II型)及廓清型(III型)。同时进行3D-MIP重建。
2 结果
2.1 恶性病变18例:分别为浸润性导管癌14例(左乳10例,右乳4例),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复发1例,右乳浸润性小叶癌1例,左乳导管内癌1例,右乳粘液癌1例。
2.1.1 14例浸润性导管癌病例中有1例为左乳浸润性导管癌行新辅助化疗后MRI进行评估,新辅助化疗前MRI可见左乳内约4×2cm肿块影,2个月化疗后再行MRI检查可见肿块约3.7×1.8cm,较前一次MRI肿块略缩小。余13例MRI表现为病变乳房内1-6cm团块影,边缘有毛刺分叶改变,增强后有不均匀及明显强化,动态曲线呈II-III型,其中6例伴有皮肤浸润增厚,另见5例腋下淋巴结增大转移(图1)。
图1 女,39岁,右乳外中象限浸润性导管癌 II级
A. 横断面T2W压脂序列见右乳增大,外侧象限等信号灶肿块影。
B. 右侧腋下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影。
C.3D-MIP重建可见右乳巨大肿块,周围血管影增多,腋下淋巴结增大。
D、E. VIBRANT动态增强曲线呈II、III型。
2.1.2 左乳浸润性导管癌术后复发1例,MRI表现为左乳术后,近胸壁区局部团块状异常强化灶,动态曲线呈III型。
2.1.3 右乳浸润性小叶癌1例,MRI表现为右乳外上象限0.8×0.9cm小结节,边缘较光整,有明显强化,动态曲线呈I、II型。
2.1.4 左乳导管内癌1例,MRI表现为左乳外下象限1×1.2cm结节,边缘伴小毛刺,动态曲线呈II型。
2.1.5 右乳粘液癌1例,MRI可见右乳外上象限1.5×1.2cm结节,不均匀点状及小环状强化,动态曲线呈I、II型。
2.2 良性病变22例:分别为乳腺病伴或不伴纤维腺瘤10例,纤维(纤维囊性)乳腺病9例。左乳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左乳分叶状肿瘤1例,双乳错构瘤1例。
2.2.1 纤维腺瘤患者MRI表现为病变侧乳房内0.8-2cm结节影,增强后明显强化,动态曲线呈I、II型(图2)。纤维囊性乳腺病MRI在STIR序列中可见多发小点状高信号影,增强后未见异常强化灶。
图2 女,45岁,右乳外上象限纤维腺瘤
A.矢状面T2W压脂序列见上象限深部结节影。
B.3D-MIP重建后见右乳外侧象限边缘光整结节。
C、D.VIBRANT动态增强曲线呈I型。
2.2.2 左乳导管内乳头状瘤1例,MRI表现为左乳内上象限斑片状异常信号,大部分位于皮下脂肪内,小部分位于乳腺组织内,T1W低信号,STIR高信号,明显强化,动态曲线呈II型,3D-MIP重建后可见病变周围血管影增多。
2.2.3 左乳分叶状肿瘤1例,MRI表现为左乳外上象限1.5×2cm结节,边界清晰,动态曲线呈I型,3D-MIP左乳血管影未见增多。
2.2.4 乳腺错构瘤1例, MRI表现为双乳外上以脂肪为主团块,内伴少许腺体信号,动态曲线呈I型,3D-MIP双乳未见异常血管。
2.3 乳腺感染性病变4例。1例为右乳急慢性炎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5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