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体制改革——“急”与“慎”(1)
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木桶理论”,指决定木桶盛水量的不是围起木桶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产权改革,就是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最短的那块板。如何补齐这块短板?大一统的公立医院怎样改?改到多大程度?多大的范围?现有医疗卫生体制中还有那些问题急待加强和解决?为此本刊记者专访了卫生部卫生经济研究所蔡仁华所长,请他就相关问题谈谈他的观点。
医疗产权改革——迫在眉睫
建国以来,公立医院一直是作为国家公共卫生医疗机构的主体而存在,肩负着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是带有公益性和社会福利性的特殊领域。近年来,我国政府卫生投入占全社会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和财政支出的比例都正在下降。数据显示,政府卫生投入占全社会卫生总费用的比例已由1991年的23%下降到2001年的15%,而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在此期间确由39%上升到61%;政府卫生事业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例由3.1%下降到1.7%。市场经济下,随着医疗需要的增加和多样化,仅靠国家的投入已远远满足不了需要。
虽然卫生部医疗制度改革政策从2000年出台至今已四年,但医疗机构产权改革依然在”摸着石头过河”。根据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 《2003年统计提要》有关数据显示, 截至2002年底我国有医疗机构17844家,其中非赢利性医院为15712家,赢利性医院为1792家,占总数的10%左右。而床位总数2221753张,非赢利性医疗机构为2109411张,赢利性医疗机构为78051张,不到总数的4%。说明赢利性医疗机构的总数虽然有了较大提高,但规模都比较小,发展还比较慢。
而占有医院资源90%的公立医院也并非高枕无忧,它们同样面临生存的危机,一方面是逐年减少的公共卫生财政支出,另一方面是等待国家拨款的大量公立医院,而国家拨款平均到每家医院,根本就不够医院的日常开支。例如上海瑞金医院作为国有医院的顶级品牌之一,拥有1600多张床位,3300多名员工,而国家的投入每年却只够发退休工资。在SARS之后将财政拨款投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减少对医院的直接投资已成为国家基本的卫生政策指向。
过去我们的医疗卫生改革搞的都是一些具体措施,比如招标什么的,比较容易做,不涉及根本的问题,不触及机制不触动体制,因此收效也较为有限。那么医院在资金投入减少的情况下将如何生存已成为政府亟待解决的课题,现在已到了补齐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中那块最短的木板的时候了。医疗产权改革已迫在眉睫。
“保、扶、放”——产权改革的三字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9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