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医药世界》 > 2006年第12期
编号:11365410
中医中药惹谁了?(1)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2月1日 《医药世界》 2006年第12期
     今年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对推动医药行业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自主刘新、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行业国际竟争力,实现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这个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国医药行业“十一五”6大任务之二,便是继续推进中药现代化和天然药物的发展,制订和完善中药标准和规范,极极开发中药新产品,重视中药工程装备的开发与运用,并面向国际际市场,发展天然药物;接着指出,要加快创新药物和特色非专利药的研制.在继续巩固和提升我国传统化学原料药和普药生产优势的基础上,大力开发和研制特色原料药及创新药物,努力开拓制剂的国际市场,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增加我国医药产品出口的附加值。

    中医中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神农氏尝百草开始,一直到近代为中国人的诊病疗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间诞生了扁鹊、华佗、张仲景、李时珍等伟大的医学家。中医中药在救死扶伤、造福人类方面,发挥了并正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一点,应该是举世公认的事实。
, 百拇医药
    然而,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今年6月在博客上发表第一篇文章《告别中医中药比破除迷信更容易》,拉开了他批判中医中药的序幕。6月13日,张教授又发表了《从中医药成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说起》一文,引起了网友强烈的反响,评论达百条。其中表示反对意见者占大多数,之后张功耀围绕这一话题继续撰文多篇。10月7日,张功耀继续在其博客上,发起了“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的签名活动,短短几天,签名人数已经过万。

    为何有人坚决地认为中医中药无可救药?为何要让中国人抛弃几千年的医药传统而唯西医西药的马首是瞻?发起“取消中医”的签名行动,是理性的探讨抑或纯属无聊的炒作?近期,关于“征集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公告”的活动在网上仍然沸沸扬扬,引起了巨大的争论与反响。 针对这一消息,卫生部新闻发言人于IO月 IO日明确表示,坚决反对取消中医的说法。

    (一)

    要不要取消中医,其实不是新鲜的话题。西学东渐以来,反对中医的声音便不绝于耳,尤其因为一些名人的参与,为这一事件推波助澜之后,其影响尤烈,且早已超出了医药界。
, 百拇医药
    在笔者印象里,啃过“洋面包”的近代名人少有人支持中医者。当然,罕例亦有,比如翻译家、诗人梁宗岱先生就是,他不仅力挺中医,更身体力行,并亲自采药、制药,为人治病。而相反的例子可以说不胜枚举:鲁迅对中医堪称深恶痛绝;胡适说中医治病“没有科学根据”;傅斯年当年为了通过“取缔中医”的提案,差点和反对者动武……他们为什么如此激烈地反对中医?固然由于有人(如鲁迅)曾经深受中医师误诊之害,但更重要的,则应推源到教育背景。傅斯年的一句话说得至为刻薄:“我是宁死不请中医的,因为我觉得若不如此,便对不住我所受的教育。”笔者纳闷:那些学贯中西、学福五车的“学究”们,咋一时全都犯了迷糊,对中医中药咬牙切齿起了了呢?如果说,鲁迅大人是因“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而情有可言的话,那些“学究”尤其是将请中医还是问西医与“所受教育”挂起钩的想法,简直是“神经短路”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

    有专家撰文认为:中西医孰优孰劣是一个大问题,也是一个谁也说服与替代不了谁的问题。要让双方举出一些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似乎并不太难。就现代中国人而言,不必讳言生病时更多的是去看西医,但西医师也有感到挠头的时候。笔者常被失眠困扰,且我的大姨就是本事不小的副主任医师,请教她和权威西医师的结果,他们都很诚恳地说,除了“安定” 药片,西医在这方面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后来吃了些中药,按中医师的说道按摩了相关穴位并调养了一段时间后,居然基本痊愈。由是我想,中、西医都不是万能的,虽然目前西医强势一些,但有些病,中医药疗治可能更具效应。如果非要把中医说得一无是处,那是过于低估了中国人的智慧,中医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淀,虽然有许多的理论依据尚需提升总结归纳分析扬弃,但一些经验性的东西是管用的、珍贵并合乎科学的。
, http://www.100md.com
    为什么近代一些名人偏偏要反对中医?这实际上是近代以降“唯科学主义’思潮君临中国的结果。傅斯年曾经认为,在哈维发明了血液循环之后,还在人的身体分为上焦、中焦、下焦,是对人类知识的侮辱。傅斯年们就这样用一把“科学”的尺子丈量,觉得中医的理论完全说不通,为了维护“科学”的神圣地位,他们甚至做出一些违心的事来。就拿庸医误诊来说吧,中医会有,西医同样会有。鲁迅父亲被中医误诊,而被西医误诊的名人梁启超就是一个。当年他在协和医院割掉一肾,不久就弃世,系误诊无疑,可是梁先生至死都没有说过医院和主刀医生的一句坏话,后来还有人写文章赞扬他以免给反对西医者以口实。其实这哪能叫科学的态度呢?误诊就是误诊,将西医的误诊掩饰起来,只能说是在维护科学在他们心目中的面子,是与真正的科学精神相违背的。无独有偶,向来不信中医的胡适曾请中医师治病,后来他几乎连这一事实都要否认。罗尔纲先生分析胡适的心态时说,他认为中医不科学,而中医居然医好他,社会盛传,“胡适怕对科学的发展有害,所以才不得不这样说的”。

    可见,“矫枉过正”是探究近代名人与中医关系时的一句慨叹。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矫枉过正”的态度不仅仅表现在对中医药的认识上,他们激烈地“反传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然,前贤自有其深切命意和良苦用心,但时代已前进到了21世纪,国人对包括中医药在内的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更加平和、理性、客观的态度才是、才好!
, 百拇医药
    (二)

    好在,世界是多元的,人们是理智的。对中医中药的功过是非,并不是少数想要标新立异之“名流、专家或教授”呼吁一下,发动些头脑发热者附和吵闹一番,便可以取消否定得了的。

    据媒体报道,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申报世界遗产。看来,外国人对中医中药之爱,超过了国人,可谓墙内开花墙外香是也。这对那些急欲置中医中药于死地而后快、弃之如敝屣的“取消中医药”派,可谓一句小小的耳光不是?!

    传统中医药正遭遇这样的冰火两重天。

    本人,早过不惑之年,既非医生护士,也非营养学家,似无资格奢谈什么“中药中医”。然而,凭自己这副硬朗的身子骨和这把年纪所经历与听说的病事药理,自信将其若干感受传闻记录下来,对人们的养生保健乃至疾病治防,定有裨益。

    我的家乡粤东梅县,是著名的“华侨、文化、足球之乡”。这里的昔日,虽也是山清水秀,草木郁葱,山塘水库成网,小桥流水欢歌的丘陵地区,但却是“贬谪之乡、避乱之乡、瘴疠之乡”。在这闻名遐迩的客家人聚集地,许是新旧“三乡”特有的地理、历史与人员素质等环境所决定,人们对中草药的研究使用渊源流长,不少的祖传秘方对治防疑难杂症煞是有效,用当地人的话说:“谁家没有几个‘防家看屋’的偏方”?!类似“双料喉风散”、“八宝惊风散”、“七厘散”、“六神丸”、“卫生丸”……,这些传统的中成药,不但当地家喻户晓,连海外侨胞尤其是东南亚一带的华侨也不陌生,返乡寻根问祖时指名索要。
, http://www.100md.com
    我的童年孱弱,病痛不少。从我记事起到二十一岁步入军营,除去见识过几次青霉素针剂并留下“恐针症”外,大凡有病都服中药。母亲是远近有名的慈家,在务农持家中见习识会了许多中草药。我们兄妹六人在成家立业之前,即便在襁褓之中,头痛发烧跌打损伤都由母亲觅中草药“搞掂”。当年如此这般,细忖实出无奈:上有老下有小的偌大家庭,没钱去医院求治。中、西医各有千秋,只要对症下药诊治得法及时,一样出奇效。前年回乡省亲,父母兄妹儿孙一堂叙旧聊天,慈母说起一则佚事:一次,我随母上山砍柴,突然全身发冷抽蓄,倒地呻吟。母亲放下刀斧,悉心问情,之后就地摘了些“布惊叶”等草药,吐些口水揉熟,给我擦揉肚脐等部位,再呵护我在路边躺下,盖上衣服,自己继续干活。待我昏睡半天好转后,才慢慢回家。我听后说:“阿妈,你好狠,我当年要是中风或绞肠沙等急症,就该算‘伙食帐’了!”慈母笑着说:“你小时古怪最多,那次确实是急症,吓坏我了,但我目蒙心里定呢,知道怎样对付。”说起类似童年轶闻家事,老人家滔滔不绝,如数家珍,诉说她诊治家人邻居的病例,使我禁不住对树头木墩陈皮草叶肃然起敬。中医中药博大精深,偏方万千,是治病养生的首选,我深信不疑。

    [ 下 页 ], 百拇医药(叶炳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