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速崩片市场前瞻
编辑/本刊资料室1998年,一个名为“速溶片”的新名字首先出现在正式出版的国际药学杂志上。
当年《欧洲药典》开始使用这一术语,并将其规定为:一种“放在口中就能在吞咽之前迅速溶解的片剂”。实际上,“速溶片”即为后来上市的口腔速崩片的雏形。最早开发出速溶片的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法国小公司——Ethypharm,该公司研究人员首创出FlashTab的生产技术。据该公司的CEO介绍,将这种新型片剂放在舌面上,在30秒钟之内,FlashTab会自动崩解成无数小颗粒并被口腔粘膜迅速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而且不仅无药物苦味残留,还有令人愉快的水果香味与甜味。
按照基本生产流程区分,口腔崩解片可以分为冻干法、模制法和直接压片法三大主流技术平台。其代表企业分别为RPScherer (美国)、Yamanouchi (日本)、 Cima(美国)和Ethypharm (法国)。其中Cima与Ethypharm是直接压片法的代表,而直接压片法由于其相对较好的技术可移植性以及较好的成本控制,更适合中国等发展中国家。
FlashTab的问世,当时在西方药剂界产生了巨大的轰动效应,因为这种构思与设计非常精巧的新型片剂完全跳出了传统片剂必须先喝水后吞咽,再在胃肠道内吸收的窠臼,仅是凭借口腔黏膜吸收这一全新给药途径,使药物分子能避开肝脏“首过效应”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从而更快、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如今“口腔速崩片”这一名字已由美国FDA正式定义,并已为各国药学界所接受。
新技术“百花齐放”
据了解,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研制口腔速崩片,至今尚不到10年时间。但这一新型制剂在国外已获得长足发展。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国外已上市的化学药物类口腔速崩片大约有50~60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7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