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家庭百事通》 > 2016年第3期
编号:1345940
养孩子若“烹小鲜”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6日 《家庭百事通》 2016年第3期
养孩子若“烹小鲜”

     “忙碌儿童综合征”是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概念,其原因是家长们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期待。对应到我们国内,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理论。

    我们庞大的人口基数、经济发展水平、城乡发展的差距、现行的教育制度、曾经的独生子女制度……这一切都构成了中国儿童独特的生存背景:缺少伙伴的心灵孤独、家庭养护的过分溺爱、升学教育的价值扭曲、社会环境的童年漠视……可以说,“中国式童年”是中国当今国情的直接体现,有人甚至断言“中国儿童没有童年”。

    虽然“中国式童年”是诸多因素叠加的结果,而且很多因素作为个人暂时无力改变,但尽可能推延孩子童年期的过早结束也不是不可能的。而且孩子童年期的过早消逝,首要的原因在于成人世界的普遍性“资源稀缺”焦虑。这种焦虑就是:“中国人口众多,竞争非常残酷,因此要想过上更好的生活,就必须更加努力地学习,必须付出巨大牺牲。”正是这种焦虑心态,让成人将自己的规则、愿望强加给儿童,以知识训练取代素质培养,以功利教育,导致童年过早消逝。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道德经》里便有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超负荷的刺激和信息对孩子成长有害无益。养育孩子也若“烹小鲜”,少做无谓的折腾,掌握好火候,节制我们的付出和管教,效果会更好。父母要学会简约育儿,即少买电动或塑料的教育性玩具,多购置积木、橡皮泥等素材类玩具,让孩子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玩耍;简化家庭环境,关掉电视,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娱乐活动要适度,活动中多挖掘深度等。父母也要放下焦虑和担忧,给孩子以闲暇和自由,记住一个原则——教育不超前、期望不过高。

    如果当前社会依然处在仅仅关注短期成果的功利主义上,对成功的评判标准越来越狭隘,最终为我们的短视和偏见买单的,只会是我们挚爱的孩子们。, 百拇医药(张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