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痛风
编号:13669324
治痛风“顽石” 不妨试试中医
http://www.100md.com 2014年8月1日 《家庭百事通·健康一点通》 20148
     痛风是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过高的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40岁以上男性多发(95%),女性一般在绝经后常见,第一次痛风后一般会有1~2年的间歇期,也有10年间歇期(5%)。间歇期间也需积极治疗,以预防痛风石的形成。痛风石是尿酸结晶不断沉积形成的,久之会使关节畸形,功能丧失,肾功能损失。

    西医治疗痛风,一是减少尿酸的产生,二是促进尿酸的排泄,急性发作期用秋水仙碱止痛,但要警惕秋水仙碱对肾脏的损害。有时可能痛风石的危害还不及药物副作用的危害大,但痛风一旦发生,对机体的损害就会持续存在。中医对痛风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70多岁的侯老是一位痛风晚期病友,四肢关节都已变形,功能严重受损,一年前是坐着轮椅来看病的,老人十分清瘦。经过一年的治疗,现在的侯老走起路来精神抖擞,脸上也有灿烂的笑容。原来在他关节上的那些“家伙”都已被清除,功能也恢复了。目前他正在服用一些调理性质的药物,医生主张,除了健脾益气外,还要适度地强筋健骨。

    痛风在中医里没有完全对应的病名,不同的时期,证型是不同的,因此治疗也就不同,但总不外有痰瘀互结、经脉阻滞、晚期肝肾不足等表现。治疗也是一个系统工程,除了药物治疗,还应配合饮食治疗、功能锻炼,还要有良好的心态,有战胜疾病的信心。

    (摘自《长沙晚报》), 百拇医药(夏苏英)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痛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