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绮石:虚人也有养生法
绮石,传为明末人,姓名、居里均无从查考,人称绮石先生。绮石独擅诊治虚劳,其著有《理虚元鉴》一书,为我国治虚劳仅有的专著。绮石对体虚之人养生提出做到六节、八防、二护、三候、二守、三禁等要点,在中医养生法中自成一家。当今,老年病以虚者居多,病后体弱者更多。绮石先生的“虚人”养生法对老年人体虚康复、进而延年益寿尤有指导意义。
调节五志七情,勿使过极
五志七情不仅可以引发多种疾病,而且会促进疾病的好转与恶化。绮石认为,虚人的性情多有偏失之处,他们往往不能节制自己,必须根据性情所失而进行自我调节。然后,医生才能发挥、才能对病者进行治疗,家属也才能尽自己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帮助。
绮石指出体虚之人:“在荡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愤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他根据病者各自不同的性情提出了“六节”,其目的在于养精、养神、养力、养肝、养心、养肺,使虚弱之体尽快恢复。
顺应四时变化,防邪外入
绮石认为,体虚之人体质本虚,再也经不起伤寒、痢疾等疾病,即使是很轻的伤风感冒亦不宜承受。他提出:“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绮石还指出,一年之中,虚弱之人在春初木盛火开之时;仲夏湿热当令之时;夏秋之交,伏火烁金之时最易发病。要特别注意外防六淫之邪,内调五志七情,适时诊病服药,时刻想到自己虚弱之体而预防之。又提出“寒从足起,风从肩俞、眉际而入。”虚弱之人须时时保护此二处,以防风寒外袭。
注重药食宜忌,毋伤正气
绮石认为,体虚之人有三禁:一禁躁烈,二禁苦寒,三禁伐气。这是因为虚人之气郁、痰、火等症与常人非同。他说:“虚劳之痰,由火逆而水泛,非二陈、平胃、缩砂等所开之痰;虚劳之火,因阴虚而火动,非知、柏、岑、连栀子等所清之火;虚劳之气,由肺薄而气窒,非青、枳、香、寇、苏子等所豁之气。”他指出,饮食所禁也与药物相同,有些虚寒之人喜食椒、胡、茴、桂以及生冷鲜果之类,这些都会给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体虚之人脾胃本薄,服用药物和饮食不当必碍脾胃,伤正气而使人短寿。因此,要调和药性以养病、调和饮食以养人。
养病贵在持久,宜守勿失
绮石指出,体虚之人必须做到“二守”,所谓“二守者,一服药,二摄养。二者宜守之久而勿失也”。病情较轻的,可以不服药以静养安乐而自愈;稍重的,治须百日,或一年;病情反复者,则元气大虚,必须以三年为期。在此三年内,“起于色者节欲,起于气者慎怒,起于文艺者抛书,起于劳倦者安逸,起于忧思者遣怀,起于悲哀者达观”,做到“勿躁急取效,勿惜费恣情,勿始勤终怠”。, 百拇医药(张园)
调节五志七情,勿使过极
五志七情不仅可以引发多种疾病,而且会促进疾病的好转与恶化。绮石认为,虚人的性情多有偏失之处,他们往往不能节制自己,必须根据性情所失而进行自我调节。然后,医生才能发挥、才能对病者进行治疗,家属也才能尽自己的力量对患者进行帮助。
绮石指出体虚之人:“在荡而不收者,宜节嗜欲以养精;在滞而不化者,宜节烦恼以养神;在激而不平者,宜节愤怒以养肝;在躁而不静者,宜节辛勤以养力;在琐屑而不坦夷者,宜节思虑以养心;在慈悲而不解脱者,宜节悲哀以养肺。”他根据病者各自不同的性情提出了“六节”,其目的在于养精、养神、养力、养肝、养心、养肺,使虚弱之体尽快恢复。
顺应四时变化,防邪外入
绮石认为,体虚之人体质本虚,再也经不起伤寒、痢疾等疾病,即使是很轻的伤风感冒亦不宜承受。他提出:“一年之内,春防风,又防寒;夏防暑热,又防因暑取凉而致感寒;长夏防湿;秋防燥;冬防寒,又防风。”绮石还指出,一年之中,虚弱之人在春初木盛火开之时;仲夏湿热当令之时;夏秋之交,伏火烁金之时最易发病。要特别注意外防六淫之邪,内调五志七情,适时诊病服药,时刻想到自己虚弱之体而预防之。又提出“寒从足起,风从肩俞、眉际而入。”虚弱之人须时时保护此二处,以防风寒外袭。
注重药食宜忌,毋伤正气
绮石认为,体虚之人有三禁:一禁躁烈,二禁苦寒,三禁伐气。这是因为虚人之气郁、痰、火等症与常人非同。他说:“虚劳之痰,由火逆而水泛,非二陈、平胃、缩砂等所开之痰;虚劳之火,因阴虚而火动,非知、柏、岑、连栀子等所清之火;虚劳之气,由肺薄而气窒,非青、枳、香、寇、苏子等所豁之气。”他指出,饮食所禁也与药物相同,有些虚寒之人喜食椒、胡、茴、桂以及生冷鲜果之类,这些都会给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体虚之人脾胃本薄,服用药物和饮食不当必碍脾胃,伤正气而使人短寿。因此,要调和药性以养病、调和饮食以养人。
养病贵在持久,宜守勿失
绮石指出,体虚之人必须做到“二守”,所谓“二守者,一服药,二摄养。二者宜守之久而勿失也”。病情较轻的,可以不服药以静养安乐而自愈;稍重的,治须百日,或一年;病情反复者,则元气大虚,必须以三年为期。在此三年内,“起于色者节欲,起于气者慎怒,起于文艺者抛书,起于劳倦者安逸,起于忧思者遣怀,起于悲哀者达观”,做到“勿躁急取效,勿惜费恣情,勿始勤终怠”。, 百拇医药(张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