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和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摘要】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细胞区别于正常细胞的生物学和分子特征,是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宿主对肿瘤反应而释放的一类物质。肿瘤标记物可表现为量的异常或功能异常。它们可能位于细胞内或细胞表面,或分泌至细胞外间隙,甚至进入血液循环。本文将对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胃和直肠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研究综述。【关键词】肿瘤标志物;胃肠癌;诊断;检测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好发于胃窦部,其次为胃小弯、贲门部。胃癌从组织学上分为腺癌、低分化癌及未分化癌。早期胃癌,病变均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病理可分隆起型(息肉型)、平坦型(胃炎型)和凹陷型(溃疡型)3型。中晚期胃癌,也称进行性胃癌,癌性病变侵及肌层或胃壁全层,常有转移[1]。
1胃肠道肿瘤标志物
胃肠道肿瘤发病率高,早期诊断有利于提高生存率,除及时进行内镜和X线检查外,人们还在不断探索其他方法,以提高早期诊断率,肿瘤标志物是其中之一。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分子结构之间的质和量的差异,可通过不同方法探测到这些差异。目前肿瘤标志物较多,有人将临床诊断中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分为肿瘤基因表型标志物、肿瘤基因标志和细胞骨架。常用的标志物,如人们熟知的甲胎蛋白(AFP)是诊断肝癌(包括小肝癌)的重要指标,还可作为随访和复发的指标[2]。癌胚抗原(CEA)是诊断直肠、结肠癌的标志物,但对早期诊断意义不大。较新的肿瘤标志物如糖链抗原19-9(CA19-9)为低聚糖类肿瘤相关糖类抗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