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经济学效用正在释放
阈值,药品,“舶来品”如何本土化,药物经济学提供方法论,能力建设与本土技术方法需同步跟进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药物经济学的作用愈加凸显。药物经济学属于“舶来品”,如何让这项技术本土化,在我国政策制定过程中发挥更多的正向作用?近日,在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医疗保障专业委员会、《健康报》社、《中国卫生》杂志社共同举办的药物经济学应用与发展论坛上,业内学者进一步阐述了药物经济学的意义,介绍了最前沿的国际经验,并针对我国现状提出了药物经济学的应用路径。
“舶来品”如何本土化
药物经济学源自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20世纪90年代初才进入中国。虽然已经发展了一段时间,但我国在药物经济学的应用挖潜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学者提出,现阶段,宜参考国际经验,让药物经济学在中国本土化,更好地服务中国现状。
2017年5月,第22届国际药物经济学与结果研究大会在美国召开。刚刚参会回国的复旦大学教授胡善联,将大会的成果和我国的医保制度联系起来,给出了几点思考。第一,关于价值评价框架。价值框架包含成本和临床结果,就我国而言,提倡以患者为中心建立价值框架,从患者角度考虑能够获得哪些价值、获得哪些效益。第二,关于药品目录制定。一种技术或者药物能否纳入医保目录,要综合考虑其成本和效益。成本——效益分析中有两个关键因素,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和支付意愿(WTP)。国际上引入QALY阈值(每增加一个QALY下的WTP金额),以此为依据判断新技术或新药物是否纳入医保目录,低于阈值的,直接纳入;超过阈值的,通过谈判如果能降到门槛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