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没有温度的高烧?
最近,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过热的争执引人注目。极少谈论中国经济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格林斯潘,在7月15日向众议院金融服务委员会演讲时说,中国央行买进美元以阻止人民币升值的做法可能在长期内会给中国带来通货膨胀问题。他指出:中国的政策导致中国积聚了大量美元,这意味著中国货币基础的扩大并造成货币扩张,这将使中国货币供应量在长期内大幅增长,这个问题是中国政府必须解决的。格老的上述演讲几乎无懈可击,他清晰地指出了理论上的可能性,但他几乎对中国目前宏观经济未置一词。因此,格老的话语是一种隐示。国内学者对当前宏观经济的判断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的观点。
樊纲教授倾向于认为GDP大约8%的实际增长,大概就是中国经济的魔术数字(Magic Number),持续地低于此增长速度,则会出现资源闲置和就业不足;而持续于地高于这一增长速度,则可能最终受制于通货膨胀。他是今年最早持中国经济已有了过热苗头意见的学者。他认为过热的投资即便现在仍能有力地推进经济增长,但迟早会触及到“生产资料供给瓶颈”,目前电力短缺,钢铁、水泥、煤炭、化工产品的价格已经开始上涨。它们的上涨早晚会体现在消费品的价格上去。过快的经济增长和过热的投资,最终会触及这个瓶颈,并受到通货膨胀卷土重来的痛苦。
博士咖啡在以往财经界的报告中,倾向于认为中国正迎来一轮“黄金增长周期”,他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可以说是动力非凡,受到了“三大周期”的强劲推动。它们分别是“世界工厂-国际投资与出口周期”、“城市化-投资与消费周期”以及“新兴消费品-消费周期”。我们当时的结论是一个比喻:中国就像穿上了魔幻中的红舞鞋,想停都停不下来,如果外部环境较为稳定,并且人民币并未出现始料不及的升值,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平均增长可保持9%以上,而物价可望维持在较低的水平。
无论关于中国宏观经济是否过热,人们都看到了它不同寻常的新颖难解之处:信贷投放和投资率已高企,但物价却仍然平稳;经常账户处于盈余状态,但人民币汇率维持稳定;以股市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稳中有降,而房地产热潮并未消退。那么,中国经济是处于黄金增长周期,还是处于没有温度的高烧?
宏观经济的“4大背离”
自2002年以来,中国宏观经济走势中,不同寻常的背离现象不断出现,概括起来,有以下一些重要的背离:GDP增长率和高涨的工业增加值增速之间的背离;罕见的投资热潮和平稳消费的背离;广义货币投放迅捷和物价巍然不动之间的背离;经济高速增长和就业形势严峻之间的背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4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