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崛起:中国战略新选择
一只蚂蚁闯入瓷器店,必然是无声无息。一头公牛闯进了瓷器店,情况就完全不同了,这是眼下中国面对国际社会的情形。对世界而言,中国的迅速崛起是一头日益不能忽视的公牛;对中国而言,也许和平崛起曲折地表达了中国不希望对瓷器店原有格局产生巨大的不可容忍的冲击的谨慎。2003年11月3日,郑必坚在博鳌论坛《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讲演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的说法。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次从官方角度采用了“和平崛起”的提法。在2003年12月26日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以及在2004年2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体学习中,胡锦涛均强调要坚持和平崛起的发展道路。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阐述了“和平崛起”的含义。“和平崛起”作为国家战略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中国需要什么标准的崛起
按北京大学牛军的考察,如果作大致的考察,“中国崛起”这个概念是对1992年邓小平南巡以后中国经济国际地位巨大变化的描述,被等同于“发展”、“复兴”、“现代化进程”、“腾飞”等等。在官方媒体中,并未出现类似中国崛起之类的描述,与其意义相近的词汇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认为崛起至少赋予了以下含义。
第一层含义,以中国过去的辉煌历史作为纵向参照系来考察,汉唐盛世的再现,才能洗刷中国近代史上浓重的耻辱。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崛起的辉煌。第一次是从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3世纪,以西汉为典范,这一时期持续了400多年。第二次是公元7世纪,中国又一次实现了统一,大唐盛世令人心旷神怡,在这个过程中,有许多人开始皈依佛教。第三次崛起是14世纪末,这一次又持续了约400年,以郑和下西洋宣扬帝国繁华为颠峰。这期间,儒家思想重新被确立为统治者的正统思想。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在内心潜默地认为,如果中国不是综合国力重新达到汉唐时期,至少应该是在亚洲具有区域主导地位,如此才能勉强说得上“崛起”。
第二层含义,以欧美目前的社会繁荣程度作为横向参照系来考察,中国经济增长的奇迹仍然在延续。再经过20年的奋斗,在中国实现全面小康,乃至到本世纪的中叶,中国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但我们在潜意识中也仍然把这些当作阶段性的目标。
“中国崛起”在很多中国人的内心,并不是仅仅成为小康的国家,而是至少应该成为数一数二的全球性强国。在中国近代史上,志士仁人们将美国作为学习和赶超的目标,希望经过一段时间的艰苦努力,中国能与美国比肩。孙中山曾经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979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