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金融运行分析及展望2007
与基础货币相比,货币乘数具有更强的内生性。央行对货币乘数的直接影响是通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来实现的。但由于超额储备的存在,在央行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时,如果商业银行不愿意调整信贷资产,可以选择增加或减少超额准备金来应对。超额储备的存在使得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钝化,也使得央行对货币乘数影响力被削弱,货币乘数主要由商业银行和企业、居民的行为选择来决定。2006年央行前两次(7、8月份)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使货币乘数有所减小,但影响有限。10月末,M2乘数为5.1,M1乘数为1.8,均为2002年以来的同期最高水平(见图4)。货币乘数在2006年上半年持续上升,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后仍保持较高水平,主要归因于商业银行超额储备率的不断下降。9月末,全部金融机构超储率为2.52%,比上年同期低1.44个百分点,是历史上很低的水平。
(三)储蓄存款增长放缓,企业存款增速稳中有升,存款出现活期化倾向
自2005年12月份以来,国内A股市场开始回暖,进入2006年后,股市新一轮行情向纵深推进。股市行情的火暴使城镇居民的储蓄意愿明显回落,投资股票和基金的意愿显著上升。股市波澜壮阔的行情成就了股票型基金辉煌的业绩。据统计,截至2006年12月1日,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超过90%。在巨大的赚钱效应驱动下,基金受到居民的热烈追捧,四季度基金发行屡创新高。股票和基金均对居民储蓄形成分流,2006年以来储蓄存款同比增速持续下滑(见图5),由2005年底的18%下降到2006年11月末的15.3%。前11个月累计新增居民18,666亿元,同比少增283亿元。
与居民储蓄存款增速持续下滑相反,人民币企业存款同比增速稳中有升。11月末企业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16.6%,增幅比上年末高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高1.3个百分点。1~11月份,企业存款累计增加1.38万亿元,同比多增4643亿元。
从存款期限结构来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