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落后地区开发政策经验和借鉴
[内容提要]韩国曾经历了从经济启动、腾飞到快速增长的整个过程。作为研究区域经济、城市规划、土地管理的韩国本土学者,朴寅星对韩国整个发展和改革过程的亲历并深入研究,其成果对于中国在开发落后地区的政策制定、战略实施、评价改善等方面都有启发。
韩国的地区差异问题“浮出水面”,始于首都圈和东南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化达到一定水平以后,即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其他地区同这些地区的经济差异加大,相对涵义上的地区差异问题,不仅成为经济问题,而且成为政治、社会关注的问题。
韩国区域开发政策的演进
开发五年计划始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第一次经济开发五年计划(1962~1967):韩国国家政策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成长,最为重要的战略手段是发展工业和输出产业。
70年代中后期落后地区开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光州圈开发事业。曾进行高速公路、国家工业团地和地方工业团地、为开发用水为目的的多用途水坝的建设等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
20世纪80年代的第五次经济开发计划(1982~1986):地区差异开始显现,由于这个原因,区域开发的基调,从单纯的发展经济和增大出口开始转向考虑福利和均衡发展。
第二次国土综合开发规划(1982~1991);1982年开始为缩小区域差距,构筑地方的自立经济基础,采取了培育据点城市为目的的“成长据点开发战略”。在“计划”中,为促成主导地方发展的城市经济集聚,提出培育15个据点城市的战略;并以构筑自立的生活空间单位,使国民在国土的任何地方都可以享受最起码的文化和便利的生活为目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