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
2009年,世界银行发布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报告《2009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首次从新经济地理学、新贸易理论和新自然经济学的角度探讨了这一主题,提出了三个关键词:密度、距离和分割。
它的思路比较清楚,首先要不断提高人口密度、经济密度,而且根据它的计算,大体世界各国只用1.5%的国土面积就创造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
二是解决距离问题,既要通过交通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缩短物理和空间的距离,同时实行贸易自由化、降低关税税率、通关便利化等,在非物理距离上进一步缩短距离。
最后一个是各国各地区之间确实存在分割,怎么来解决这些分割问题,由于要素积聚,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差距拉大了,一个国家内部也会出现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
该报告所讨论的这些世界性发展问题,既为我们提供了前沿性的国际发展理论,又提供了前沿性的国际发展经验。我们分析中国经济地理的理论框架,不仅要考虑它所说的密度、距离、分割,可能还要讨论第四个经济学角度——新自然经济学,就是要考虑一个地区发展的资源承载能力、环境容量。以北京为例,最大的约束条件实际是水资源。如果我们从长江调水过来,成本还是非常高的,这时就要对中国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