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中国经济高杠杆陷阱?
短期内不宜在宏观层面过度强调去杠杆,但应该在结构层面多花功夫。高杠杆几乎成为令普通大众谈虎色变的经济现象,可能要归功于莱恩哈特和罗格夫在2009年出版的畅销书《这次不一样》。笔者系统地梳理了过去八百年来的金融危机,发现很多灾难都起源于借贷的高速扩张。
今天,绝大多数经济专家认为高杠杆率已经是中国经济的一个主要风险因素。最近英国《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就指出,中国非金融负债与GDP之比高达240%,虽然略低于1991年开始“失去的十年”之前日本的水平,但已经接近2006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美国的水平。麦肯锡发现中国的负债率在2007-2014年间提高了83个百分点,中国的杠杆率不但高而且还在快速上升,这确实令投资者和决策者担忧。
近年来,中国政府一直把去杠杆确定为其重要政策目标之一,在2016年的五大经济政策任务中,去杠杆位列其首。只不过迄今为止,去杠杆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在一定意义上似乎陷入了一个高杠杆陷阱:因为很难接受短期调整的成本,不但宏观层面去杠杆的可能性很低,微观层面的资产重组也很难推进,金融体系转型更是无法一步到位。
可惜的是,我们关于中国经济高杠杆运行机制的知识的储备非常少:
中国的杠杆率到底高不高?
高杠杆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怎样才能有效地去杠杆?
对于这些关键问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55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