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医药学刊》 > 2007年第5期
编号:11477792
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1)
http://www.100md.com 2007年8月17日 张文立 顾连杰
第1页

    参见附件(488KB,3页)。

     摘要:介绍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在中风息性期多痰热腑实,当通腑化痰,升清降浊为首务。对于痰瘀胶结,祛瘀化痰,勿忘调气,对于中风急性期毒损脑络,解毒通络,善用虫类,中风病急性期常瘀水互结,注重活血利水;中风病未病先防,勿忘滋阴填精,慎温燥太过,中风病后遗症期,调理气血,重用藤类,治疗时纵现整体病情,并重视个体化,祛瘀化痰、活血利水、解毒通络、化痰通腑等法互相配合,辨证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关键词: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王新志

    中图分类号:R25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717(2007)05-0884-03

    王新志教授,河南郑州人,现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一区主任,脑病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全国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从事脑病临床30余年,在治疗中风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王师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精研医理,勤于实践,临证师古创新,注重实践,主张中西医结合,善于博采众长,汲取现代医学知识,治愈了大量疑难危重病人,在医学界及患者中享有极高的声誉。笔者跟师学习数载,现将其治疗脑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介绍如下。

    1 中风急证痰热腑实当通腑化痰升清降浊为首务

    中风病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内风旋动导致火升痰动,气血上逆,使脑脉痹阻或血溢脑脉之外,蒙蔽脑窍所致,为本虚标实之证。中风急性期标实为主,表现为风火痰瘀互见,肝风内动是中风发病最主要的病因,但在脑脉闭阻发生之后,风邪之象渐减,而痰瘀热之象渐显。痰热重者阻于中焦。浊气不降,腑气不通,木横土衰,致脾胃升降失常,中焦运化功能失司,糟粕内停,且中风急性期阳火亢盛使痰火互结,火热内炙,消灼津液,胃肠燥结,腑气不通,而成痰热腑实证。

    所以正确掌握和运用通腑化痰法是治疗本证的关键。通腑泻下,一可通畅腑气,祛瘀达络,敷布气血,使半身不遂等症状进一步好转;二可清除阻滞于胃肠的痰热积滞,使浊邪不得上扰神明,气血逆乱得以纠正,达到防闭防脱之目的;三可急下存阴,以防阴劫于内,阳脱于外。对于中风急重症,只要患者不是极虚欲脱,通腑攻下皆可应用,且宜早不宜迟。腹胀便秘、脉实更是必用之征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88KB,3页)